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户部榷关

户部榷关

官署名。又称户部分司。明、清户部所属之税关。明宣德四年(1429)置,于河西务、临清、淮安、扬州、九江、浒墅、北新等处设关收钞,或征船料,或征货税,称为钞关。户部派遣本部司官管关,钞关所征税钞直解户部,一切经贵州司奏理。清顺治元年 (1644)沿置,至乾隆二十六年 (1761)达二十四处。诸关有设监督管理者,如崇文门关,淮安关、张家口关; 有交专差兼管者,如西新关、浒墅关、北新关分别由江南三织造兼管; 有由督抚兼管者,分委道府监理,如太平关、扬州关、芜湖关。分设大关、分口、分巡口等口岸,由笔帖式、委员、家人、书吏、巡拦、哨丁等吏役稽查榷征。纳课依部颁船料则例与货税则例抽取百货税银。雍正三年 (1725) 征纳通关税达一百三十五万两,乾隆三十一年 (1766) 达五百万两,成为清代财政的第三大支柱。咸丰 (1851—1861) 以后税额锐减,光绪二十七年 (1901) 又有二十余处划为五十里常关,归海关税务司征税,课额更弱。三十二年改隶度支部。

猜你喜欢

  • 昌黎尹

    官名。十六国后燕,北燕京都行政长官。后燕慕容盛都龙城(今辽宁朝阳),为昌黎郡治,故改昌黎太守置。职掌略同京兆尹。

  • 左杀

    官名。突厥领兵官,登利可汗从父曾任此职。典掌东厢之兵,皆精劲之属,号左杀。又称东杀。

  • 显阳苑丞

    官名。东汉桓帝延熹二年(159)初置。官名,桓帝初置,掌显阳苑。《后汉书·孝桓帝纪》:“秋七月,初造显阳苑,置丞。

  • 磨勘京朝官院

    见“磨勘院”。

  • 古列干

    蒙、元驸马名。蒙古语,意为“婿”。

  • 阿波

    官名。突厥阿史那氏别部大臣之一,世袭其官而无员限。

  • 司府寺卿

    官名。见“司府寺”。

  • 缮工司

    官署名。元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置,隶昭功万户都总使司,掌人匠营造之事。主官有卿二人,下设少卿、丞等官。领金玉珠翠。大都织染、大都杂造三提举司及富昌库。

  • 一等侍卫

    官名。清朝侍卫中之第一等。武职正二品。由上三旗子弟中才武出众者充任。掌宫廷宿卫及随扈皇帝之事。顺治元年 (1644)定制: 每旗二十人,共六十人。雍正五年 (1727) 始定,武进士一甲一名得授为此职

  • 中部帅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中曹操置,三国魏沿之。时将入居塞内的南匈奴分为左、右、南、北、中五部,各部立其中贵者为帅,选汉人为司马以监督之。魏末改“中部都尉”。一说西晋武帝太康(280—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