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署
官署名。元朝置。设于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掌河西乐人,秩从六品,隶礼部仪凤司。成宗大德十一年 (1307),升正六品。武宗至大四年(1311),改为天乐署。
官署名,元朝置,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始置,武宗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改称天乐署。初为从六品,后升为从五品。掌领河西乐人。其官有署令二人、署丞二人、书史二人、书吏四人、教师二人、提控四人。见《元史·百官志一》。
官署名。元朝置。设于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掌河西乐人,秩从六品,隶礼部仪凤司。成宗大德十一年 (1307),升正六品。武宗至大四年(1311),改为天乐署。
官署名,元朝置,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始置,武宗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改称天乐署。初为从六品,后升为从五品。掌领河西乐人。其官有署令二人、署丞二人、书史二人、书吏四人、教师二人、提控四人。见《元史·百官志一》。
新莽更始将军、卫将军、立国将军、前将军合称。始建国元年 (后9)置,与四辅三公并居公位,位次三公。东汉废。官名,西汉末年,王莽以更始将军、卫将军、立国将军、前将军为四将,位公。见《汉书·王莽传》。
见“銮仪卫掌卫事大臣” 。
官名。西魏、北周天官府司内上士内司服奄中士佐官,正一命。
官署名。北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置,掌疏黄河自卫州(治今河南汲县)至海口一段。设都大提举及勾当公事官。
官名。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置,为审官西院副长官。元丰(1078—1085)改制废。
官名。西汉郡置丞、边郡又置长史,掌军务,领兵马。东汉边郡易郡丞为长史,又易长史为将兵长史,专门负责军事。《后汉书·和帝纪》有象林将兵长史。官名,将军府置长史,为事务长官,有的领兵,称将兵长史。两汉边郡
流外官名。宋于开封府置,其职掌似为接受并签押文案簿书之事。
使职名。①唐朝派遣吊祭周边少数族政权首领及封疆大吏亡故之使臣,玄宗时始置。②宋、金间祭奠对方亡故皇帝或皇太后之使臣。官名。见“祭奠国信使”。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六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七品上。北齐沿置,从八品。武官名。南朝宋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八品。北魏亦置,用以褒赏勋庸,秩正七品上。
官名。辽朝置,为南面官。加官,无实职。《辽史·仪卫志》:“左右诸折冲二十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