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邑
爵位与封邑。《史记·陈丞相世家》:“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
爵位与封邑。《史记·陈丞相世家》:“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
官名。北宋群牧司属官,以诸司使以上武臣充任。参见“群牧司”。
官署名。北洋政府时期设置,见“县实业局”。
官名。明置王府护卫指挥使司,掌防御非常,护卫王邸。有征调则听命于朝。其指挥使以下设官如京卫。
官署名。为长庆寺的佐官,见“长庆寺”。
官制用语。宋朝吏人、公人、军人等名次与地位较高者称为上名,较低者称为下名。
见“资善堂”。官名。宋置,见“资善堂”。
官名。初属少府,武帝元鼎二年(前115)更属水衡都尉。东汉省。官名,汉置,掌度量衡,初属少府,后属水衡都尉。《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水衡都尉》:“又衡官、水司空……七官长、丞皆属焉。”
官署名。辽朝置,为北面官。掌东京路兵马。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金中大夫冶工中士佐官,正一命。
见“书写机宜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