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将
官名。为低级武职,偏裨之将。《新五代史·康怀英传》:“事朱瑾为牙将。”
官名。为低级武职,偏裨之将。《新五代史·康怀英传》:“事朱瑾为牙将。”
官名。元置,员额四人,掌户部会计核算之事。
即“巴牙喇甲喇章京”。
官名,东汉置,掌雅乐制作及演奏。《晋书·乐志上》:“自东京大乱,绝无金石之乐,乐章亡缺,不可复知。及魏武平荆州,获汉雅乐郎河南杜夔,能识旧法,以为军谋祭酒,使创定雅乐。”
宋代授予官吏差遣的方式之一,即“辟差”,见该条。
①官署名。西汉有中郎,分属五官、左、右中郎将,有郎中,分属车、户、骑将,皆更直宿卫。时于皇宫、园囿、离宫等处皆设郎署,各置长,掌该处直卫郎官。东汉则专指五官、左、右三署。②指尚书郎官所居官署。《梁书·
官名。北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置,掌大理寺狱。五年新官制行,改为大理卿。
将军名号。新莽置。《汉书·翟方进传》:“中郎将李棽为厌难将军”。杂号将军名,西汉末年王莽置,凡将军皆掌征伐。《汉书·王莽传》:“厌难将军陈钦、震狄将军王巡出云中。”
省称“可”。谓皇帝允准上奏之事。
①《周礼》官名。夏官司马的属官。中大夫爵。一说为周朝置。掌王车玉路的驾御。②官署名。西魏、北周置。属夏官府。以大驭中大夫为长官,下役小驭下大夫,辖戎驭下大夫,斋驭下大夫、道驭上士、田驭上士、衔枚中士等
“行台尚书右丞”的省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