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督办铁路大臣

督办铁路大臣

官名。清末各官办铁路行政长官。光绪二十二年(1896)设铁路总公司,筹办芦汉铁路,始置。嗣后关内外、津镇、汉粤川等路均置之。路各一人,品秩不等,特简。掌司该路筹款、建设诸事宜。


官名。清末设置,专办铁路营建事务。清政府最初为筹办海防,才同意修建铁路,故于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设海军衙门后,铁路属海军衙门掌管。以后内地也逐步修筑铁路,才任命大臣专办。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以“督办铁路事务”名义任命; 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以“督办铁路公司事务”及“督办黑龙江、吉林边界铁路公司事宜”名义任命;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以“会同办理芦汉等处铁路”、“督办津镇铁路”、“帮办津镇铁路”、“承办太原至柳林铁路”、“承办广西龙州铁路”名义任命。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以“督办关内外铁路事宜”名义任命;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以“权理奥汉铁路公司事宜”、“总理湖南铁路事宜”、“督办津浦铁路大臣”名义任命;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任命督办奥汉川汉铁路大臣。

猜你喜欢

  • 怯薛丹

    见“怯薛”。

  • 副总河

    清代河道总督的副职。见“河道总督”。

  • 右熊卫将军

    官名。渤海国十卫之一右熊卫次官,置一人。

  • 骑兵参军事

    参见“骑兵参军”。

  • 相国

    初为春秋战国时期对宰辅大臣的尊称。《荀子·尧问》: “缯丘之封人,见楚相孙叔敖曰”,“今相国有此三者,而不得罪楚之士民,何也? ”时孙叔敖任楚令尹。后渐成为官称,多作相邦(一说本名相邦,至西汉因避高帝

  • 击胡都尉

    官名。西域焉耆等国置,员一人。见《汉书·西域传》。官名,汉代西域危须国、焉耆国等置此官,掌抵御抗击匈奴等胡军。见《汉书·西域传·危须国、焉耆国》。

  • 指典乐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检点的属官,员额一人,官阶为职同军帅。参见“典乐”。

  • 粮食部分配司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属粮食部,职掌分配所征收的粮食于消费市场。以司长为主官,下设科长、科员分理本司事务。

  • 中书通事舍人

    参见“中书舍人”。官名,三国魏置,掌出宣诏命。南朝宋齐沿置,属中书监(省)。梁改称中书舍人。参看“中书舍人”条。

  • 法权讨论委员会(1)

    北洋政府时期国务院内部的临时机构。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北洋政府公布《法权讨论委员会条例》,在国务院内设置法权讨论委员会,掌理讨论关于收回法权的准备实行和善后事宜。设委员长、副委员长各一人,由大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