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勘司右司副
见“磨勘司左司副”。
见“磨勘司左司副”。
官名。北魏置。掌皇宫禁卫,有时亦统兵出征。《魏书·豆代田传》:“加散骑常侍,右卫将军,领内都幢将。”参见“幢将”。武官名。北魏置, 掌宿卫。《资治通鉴·宋纪三》“元嘉七年”条记北魏任命豆代田为“散骑常
禹时部落联盟所属部落酋长之一。《国语·鲁语》:“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群神谓主山川之君,即各地部落酋长。防风氏部落在今浙江省武康县境内。
官名。参见“师”。官名。晋武帝为诸王置师,职如前代的王傅,掌辅导王。后因景帝讳师,改称傅。至南朝宋复改为师,齐梁陈均沿置之。北魏、北齐及隋亦均置诸王师,所掌与南朝同。
官名。元大都留守使所属有犀象牙局,中统四年(公元1263年)置,掌两都宫殿营缮犀象龙床桌器系腰等事,以大使一人为主官,下设副使、直长司吏各一人;领雕木局与牙局。
官署名。清末度支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筹拨京协各饷,稽核各项工程领款、一切例支杂支札库、河工海塘岁修款项、路矿邮电本利、福建船厂经费报销及一切官有财产出入事宜。置郎中三人,员外郎四
官名。明洪武十六年(1383)置,二人,初正五品,与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右佥都御史同掌都察院事。十七年升正四品。为皇帝耳目风纪之臣。后渐有以尚书、侍郎、少卿等官加授者,出外为总督、巡抚,以总
官名。南朝梁、陈置。参见“炭库令”。
官署名。辽朝置。韩德枢为南院宣徽使, 遥领平、 滦、 营三州管内观察、 处置等使, 设三州处置使司治三州事。
官名。金朝置。太祖建国后,设四勃极烈共掌国政,弟杲任国论昃勃极烈,意为国家第二勃极烈。杲死后官废。官名。金代设此官,掌管阴阳。参看《金史·百官一》和“勃极烈”条。
县政府的辅佐机关。国民党政府于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始置,掌理调节粮食事项。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裁撒,其事权改归民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