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秋官

秋官

①官署名。(1)西魏、北周秋官府简称。(2)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至中宗神龙元年(705)刑部改名。后代即沿用以称刑部或其首长。(3) 太平天国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以天、地、春、夏、秋、冬定名,秋官即兵部。②官名。(1) 传说颛顼氏所置五官之一。参见“春官”。(2) 《周礼》六官之一。《周礼·秋官 ·序官》: “乃立秋官司冠,使帅其属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国。”(3) 明初四辅官之一。未任选。参见“春官”。(4) 太平天国刑部正、又正、副、又副之官统称。(5) 太平天国朝内官秋官正丞相、秋官又正丞相、秋官副丞相、秋官又副丞相。又,女官中朝内官所置秋官正、副丞相,亦称。


官名。1、皇帝时秋官为白云。《史记·五帝本纪》:“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集解》:“应劭曰:皇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2、周置六官,秋官为司寇,掌刑狱。《周礼·秋官·司寇序官》:“乃立秋官司寇,使帅其属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国。”

3、即刑部。唐武后光宅元年改刑部曰秋官。见《新唐书·百官一·刑部》。唐代司天台、宋代司天监均有秋官,掌司秋时。见《新唐书·百官二·司天台》、《宋史·职官五·司天监》。

猜你喜欢

  • 北武库令

    官名。南朝梁、陈分武库令置,为北武库署长官。梁一班。

  • 儒林参军

    官名。掌学馆。东晋征西将军府初置为僚属。南朝宋、梁王府、将军府并有置者。麴氏高昌国亦置。官名。南朝有此官,盖将军刺史之僚属,以有学术的人担任,为其所立学校之师表。见《历代职官简释·儒林参军》。

  • 五等爵

    爵制名。一说夏、商时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周朝为天子、公、侯、伯、子男五等。《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孟子·万章下》:“北

  • 东京内省司

    官署名。辽朝置,为南面官。负责管理东京大内等事务。设内省使、副使等职。官署名。辽置,设官有内省使、副使、判官,属南面京官。《辽史·百官志四》引《地理志》说:“东京大内不置宫嫔,唯以内省史、副、判官守之

  • 办事大臣

    官名。清朝派往新疆、外蒙古、青海、西藏地区的驻扎大臣,综理边疆事务,权任甚重。除西藏、青海大臣外,新疆、外蒙古办事大臣辅佐驻防将军或都统,办理军务,并兼理粮饷以及通商会盟等事务,由特旨简派。清朝在西部

  • 督捕司员外郎

    即“督捕清吏司员外郎”。

  • 司农司丞

    官名。明朝司农司副长官,位在少卿下。朱元璋吴元年 (1367) 于司农司置,正五品。洪武元年 (1368) 罢。三年复置,四人,四年再罢。协卿、少卿共掌农耕之事。

  • 大甲头

    宋朝乡役名。南宋临安府行保甲法,以一百家为一大保,设大甲头一人,负责治安。

  • 司经大夫

    官名。即太子洗马,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太子洗马。官名。唐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司经局太子洗马为司经大夫。次年改司经局为桂坊,司经大夫改称桂坊大夫。参见“桂坊”。

  • 吏科右给事中

    官名。参见“吏科左给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