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纂修

纂修

官名。明朝置。凡修实录、宝训及史志等书,皆置纂修官若干人,实任秉笔,众手成书。初,杂用部院、外官及山林隐逸之士,天顺(1457—1464)后多用翰林院及詹事府官,成化(1465—1487)后则多用翰林院官。清朝修书各馆局皆置。清制,各修书馆局一般都设总纂、纂修、协修各职,负责编纂事务。总纂地位较高,不一定亲自参加具体编纂,然最后由其总其成。纂修、协修分司具体编纂,而以纂修为主,其职多由内阁侍读学士、侍读及翰、詹人员充任。


官名。清始置,设于方略馆者满三人,汉六人,除纂修各种方略、纪略外,还纂办其他书史。设于国史馆者员额满十二人、以内阁侍读学士,侍读中书及部属、科道等官派充;汉二十二人,以翰林院侍读学士以下各官派充,掌国史编纂之事。北洋政府时期于国史馆、法典编纂会均置纂修。

猜你喜欢

  • 细铠主

    宿卫武官名。南朝宋置。《宋书·恩倖·阮佃夫传》:“又告主衣吴兴寿寂之、细铠主南彭城姜产之,产之又语所领细铠将临淮王敬则。”武官名。见“朱衣直阁将军”。

  • 总督漕运总兵官

    官名。明朝负责漕运事务的总兵官。永乐二年(1404)设总兵、副总兵统领海运之事,后罢海运,专督漕运,一人,以公、侯、伯充任,下领协同督运参将一人,把总十二人。

  • 弹压

    官名。元朝千户所官员,二员,蒙古、汉人参用。上千户所从八品,中、下千户所从正、从九品内铨注。武官名。元置,属千户所。员额二人,蒙汉参用。上千户所的弹压秩从八品,中、下千户所的弹压在正、从九品官内铨注。

  • 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

    武官名。见“侍卫司”。

  • 大小化等处蛮夷军民长宫

    官名。元朝置,掌大小化等部,隶于湖广行省,设管番民总管等职。

  • 御府令丞

    官名。西汉少府所属有御府,掌管金钱出纳,可以说是少府的金钱库;同时也管衣服和刀、剑、玉器采缯等珍玩之物的出纳。置令及丞。东汉时御府令由宦者担任,职掌也有所变化,《后汉书·百官志三》本注:“典官婢作中衣

  • 建义大将军

    官名。东汉为将军名号。《后汉书·光武帝纪》: “ (以) 偏将军朱祐为建义大将军。”十六国后燕亦置。《晋书·慕容垂载记》: “以翟斌为建义大将军,封河南王。”杂号将军名,东汉置,凡将军皆掌征伐。《后汉

  • 司农卿

    官名。两晋时为“大司农”别称。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 (508),改大司农为司农卿,职掌劝农、仓储、园苑、供应宫廷膳馐,十一班,有丞。领太仓、导官、籍田、上林令,乐游、北苑丞,左右中部三仓丞,荚库、荻库、

  • 榷易副使

    官名。北宋初年置,属东班诸司使。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为从七品。通常不领本职,多用为医官迁转之阶。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医官阶官,改保安郎。医官寄禄

  • 分发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乃任用官员之方法。京官称分衙门学习行走,外官称发省差委试用,统称分发。如新进士等分部学习行走或以知县分发差委者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