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清朝太医院之副长官。详“太医院院判”。
官名。金正大元年(公元1224年)置,秩从八品;掌库藏之事。有副主藏为其副职。
外戚和宦官的合称。《后汉书·仲长统传》:“此皆戚宦之臣所致然也。”
官名统称。即集贤院学士、集贤殿学士、集贤殿大学士。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始置集贤殿书院学士,以授宰相及其他侍从官。代宗大历(766—779)中,改为集贤殿学士,宰相带者则加“大”字。五代或为集贤殿
官名。《周礼》冬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磨制石磬类乐器。《周礼·冬官·考工记》: “磬氏为磬。”官名,周置,掌选磬。《周礼·冬官》:“磬氏为磬。”
官名。西晋置。与中、右典牧都尉同属太仆,掌管马、牛的牧养,六品。
清朝总督之俗称。清代尊称总督为制军,因其有节制文武各官之权,故称。参看“总督”条。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右武伯中大夫右虎贲率上士佐官,正二命。
军事幕职名。南宋时都督与督视军马的高级军事幕职,掌参预军事谋划。原名计议官后改详议官,又改为咨议军事, 其地位提高。参见“计议官”。
见钦天监监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