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苑丞

苑丞

官名。汉朝始置,为上林苑次官,亦称“上林丞”。隶少府。《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林苑有五丞。”南朝宋置,为掌御苑之官。时设乐游、上林、南苑诸御苑,各置苑丞主其事。清朝亦置,为内务府属官。设于内务府奉宸苑,以及圆明园、畅春园、万寿山、玉泉山、香山等处。各处二、三员至十余员不等。初名“总领”、“催总”,乾隆二十四年(1759)改是称。奉宸苑所属为六品职衔,余六、七品兼用,食八品俸。分掌各园庭看守、值宿、管理、修缮等事。南苑苑丞掌征守南苑之地赋及管理行宫。天坛斋宫苑丞掌斋宫之陈设洒扫等事。


官名,汉置,为苑令之副,属少府,佐令掌苑囿。有时只置丞而不置令。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水衡都尉》、《后汉书·百官三·少府·钩盾令》。南朝宋为掌御苑之官,各置丞主其事。清朝也置,为内务府属官。

猜你喜欢

  • 量移

    官制术语。唐、宋官员以微过谴逐者,经一定考限或遇恩赦而迁用于内地,称量移。白居易《贬江州司马自题》:“一旦失恩先左迁,三年随例未量移。”宋制,官员贬谪至边远地区,遇恩赦而迁至距京师较近的地区,称为量移

  • 三司都主辖支收司

    官署名。宋太宗淳化三年(992)置,以判磨勘司官兼领。掌官物已支未除之数,候至所受之处,附籍报所由司而对除之; 天下上供物至京,即日上奏,交纳完毕,取其钞以还本州。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废

  • 库部尚书

    官名。北魏前期置,为尚书省库部曹长官。《魏书·尉古真传》: “太宗时,(尉地干)为左机令。世祖少而善之,即位,擢为库部尚书,加散骑常侍、左光禄大夫,领侍辇郎。”孝文帝太和(477—499)改制时罢。

  • 父母官

    民间对州县长官的敬称。

  • 群牧千户所

    官署名。明朝牧养军马的机构。设正千户、副千户、镇抚、百户等官与一般千户所同,往往不隶卫,而直属都指挥使司或行都指择使司。

  • 生员

    科举制度时指在太学等处官学学习者。唐朝指在太学学习之监生,其员额有规定。宋以后监生与生员有别。明清时代,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者,统用此称,即俗称之秀才。要接受本地方教官及学政之监督考核,

  • 复土将军

    将军名号。汉朝每于皇帝驾崩时临时设置,掌营造帝陵,事讫即罢。《汉书·文帝纪》: “郎中令张武为复土将军。”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主穿圹窨瘗事也。”颜师古注: “穿圹,出土下棺也。已而�之,

  • 凤阁侍郎

    官名。即中书侍郎,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 改,中宗神龙元年 (705) 复名中书侍郎。

  • 副翼尉

    即“帮办翼尉”。

  • 整舆衙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主制造舆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