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宋有此加官,散官无职事;而地位高于正职。见《宋史·职官九·检校官》。
民国置,为县、市教育行政机关。民国十一年改县劝学所为教育局。国民政府成立后,各市也相继设立。凡县、市的学校、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公园等文化事业均归其管。设局长一人、督学及局员数人。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主制造枪炮。
宋朝功臣号。以赐诸班直禁军将校。参见“功臣号”。
旧指皇太后或皇后的命令。世称女德为懿,故谓之懿旨。
官名。西汉景帝中六年(前144)改将行置。或用士人,或用宦者,宣达皇后旨意,领受皇帝诏命,与詹事(中少府)、中太仆等并为皇后宫高级官员。秩二千石。有丞一员。东汉省詹事(中少府)、中太仆等官后,成为管理
官名。①三国吴置。领兵出征,薛珝曾为之。见《三国志·三嗣主传》。②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 置,与威北、威东、威西将军合称四威将军。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一班,地位相当于安南将军。杂号
官名。辽朝置,为北面官右皮室军长官。乃辽军重要将领。
官名。宋设此官,为散官,无职事;而地位高于正职。见《宋史·职官九·检校官》。
周朝称宗室大臣。《国语·晋语四》:“故《诗》云: ‘惠于宗公,神罔时恫。,”韦昭注: “宗公,大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