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司
官署名。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置,掌修治京城道路以奉乘舆出入。设管勾街道司公事为长官,或设勾当官二人,以大使臣或三班使臣充任。有兵士五百人,为街道司指挥。隶都水监。金朝置,掌京城洒扫街道、修治沟渠。设管勾,正九品。原属都水监。海陵王迁都中都后,贞元二年(1154)罢归京城所。
官署名,金朝置。掌洒扫街道,修治沟渠。其长官为管勾,正九品。见《金史·百官二》。
官署名。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置,掌修治京城道路以奉乘舆出入。设管勾街道司公事为长官,或设勾当官二人,以大使臣或三班使臣充任。有兵士五百人,为街道司指挥。隶都水监。金朝置,掌京城洒扫街道、修治沟渠。设管勾,正九品。原属都水监。海陵王迁都中都后,贞元二年(1154)罢归京城所。
官署名,金朝置。掌洒扫街道,修治沟渠。其长官为管勾,正九品。见《金史·百官二》。
官名。又称“驺”。或称“御驺”。驾车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齐景公游少海,傅骑从中来谒曰: ‘婴疾甚,且死,恐公后之’。景公遽起,傅骑又至。景公曰: ‘趋贺烦且之乘,使驺子韩枢御之。’”
满语官名。武职。汉译为“侍卫”。
官署名。即殿中省尚衣局,唐高宗龙朔二年 (662) 改,咸亨元年 (670) 复名尚衣局。参见“尚衣局”。官署名。唐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尚衣局为奉冕局,尚衣局奉御改称奉冕大夫。咸亨元年(公元67
参见“东宫领直”。
官名。北洋政府置于曲阜孔子林庙,掌守护林庙。员额一人,下设奉卫三十人。
官名。即司染丞。
明代五军都督府的属卫。旧为都镇抚司,总领禁卫,先属中书省,后改隶大都督府,设都镇抚(从四品)、副镇抚(从五品)、知事(从八品)。旋又改为宿卫镇抚司,设宿卫镇抚、宿卫知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改为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司仓下大夫稻仓中士佐官,正一命。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有宫正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宫伯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宫正掌管王宫的戒令、纠禁;宫伯掌王宫的士庶子。北周综此二职,于天官府置左右宫伯中大夫,正五命。其职掌据《隋书·礼仪志》
官名。匈奴置。由四贵姓中的须卜氏(一译作卜氏)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