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西域都护

西域都护

官名。西汉始置,亦称都护西域、使西域都护,主管西域地区军政事务。初,武帝置使者、校尉领护西域。宣帝神爵 (前61—58) 中,以郑吉并护鄯善以西南道、车师以西北道,称都护西域骑都尉,于乌垒设府,监护西域诸国。后遂为常制,秩比二千石,有副校尉,设丞一员,司马、侯、千人各二员。诸屯田校尉、戊己校尉皆属之。新莽时中原王朝与西域断绝,或罢。东汉明帝永平十七年 (后74) 复置,后或省或置。班超任都护时,府治移龟兹。安帝永初元年 (107) 以后不复置,西域事务由西域副校尉或西域长史、戊己校尉主之。十六国前凉亦置,领营兵,为沙州刺史所辖三郡三营之一,职权不同于汉。前秦时苻坚亦任张天锡为此职。


官名,汉置,俸比二千石,驻车师前王庭,掌护西域三十六国。《后汉书·西域传》:“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注:“汉以吉前破车师,后降日逐,遂并令护车师以西北道,号曰都护。都护之置,始于(郑)吉也。”《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注:“宣帝初置,郑吉为都护,护三十六国,秩比二千石。”其后,十六国时也有沿置。

猜你喜欢

  • 西域大都护

    官名。十六国前赵置。刘曜以凉州张茂遣使称藩,授其为凉州牧,并领此职。后凉亦置。《晋书·吕光载记》“ (吕) 光以子复为使持节、镇西将军、都督玉门已西诸军事、西域大都护,镇高昌,命大臣子弟随之。”

  • 尚膳监

    官署名。明朝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洪武十七年(1384)始置。初设令一人,正七品,丞一人,从七品。二十八年,改设太监一人,正四品,左、右少监各一人,从四品,左、右监丞各一人,正五品,下设典簿一人,正六品

  • 参议院外交股审查委员会

    北洋政府时期第一届国会参议院的常任委员会之一。设委员长、理事各一人;委员,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为十一人,七年(公元1918年)减为七人。掌审查外交事项。

  • 兽医

    官名。① 《周礼》天官之属,主管治疗牲畜疾病,下士爵。《周礼·天官·兽医》: “掌疗兽病,疗兽疡。”②唐朝设于太仆寺、殿中省尚乘局、太子厩牧署等机构,掌厩牧杂畜之事。清朝内务府上驷院设,为属官,额设十

  • 右民郎中

    官名。西晋、北魏与右民郎互称,为尚书省右民曹长官。参见“右民郎”。

  • 五军

    春秋时军制。晋国原设上中下三军,后一度扩为五军,又扩为六军。参见“六军”。

  • 都邑大夫

    官名。掌城邑政令的长官。春秋战国齐国等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田襄子既相齐宣公”,“襄子,使其兄弟宗人尽为齐都邑大夫”。

  • 干当公事

    官名。北宋王安石变法时,司农寺置勾当公事; 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户部亦设勾当公事; 徽宗时,将作监亦置。南宋避高宗赵构名讳改称。

  • 诰敕房中书舍人

    官名。明正统(1436—1449)中,选书法优良之中书舍人于内阁东小房办公,专掌书办文官诰敕,翻译敕书,并外国文书、揭帖,兵部纪功、勘合底簿。故称其办公处为东诰敕房,中书舍人曰内阁诰敕房中书舍人,简称

  • 臣下向皇帝陈述意见的奏章。《汉书·贾谊传》“谊数上疏陈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