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王福晋
见“福晋”。
见“福晋”。
官名。渤海国十卫之一左猛贲次官,置一人。
官职等级制度。① 官品与官秩的联系,详见“品”、“秩”。②官品的异称,《晋书》卷二四《职官志》: “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者,品秩第二,……光禄大夫假银章青绶者,品秩第三。”官员的级别和俸禄的等级。周朝称
官署名。见“户部司”。
流外官名。唐置于太卜署,员额二人,流外二品,掌教占卜之事。
郡散吏名。汉代置,无实际职掌,考见“议曹掾吏”。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非常制,南面有征伐之事,则设统军司以领兵马。
官名。见“织染署令丞”。
官署名。辽朝置。又称“汉儿行宫都部署院”、“南面行宫都部署司”。总领诸行宫汉人之事。设都部署、副部署等职。
官制用语。宋朝官员转官的一种限制。即各类官员和吏人逐级升转达到的最高官阶。如文臣至中大夫,须候职至侍从,方许依《格》法转太中大夫; 执政至金紫光禄大夫,必待拜相,方许转行特进; 武臣至武功大夫,有军功
公文术语。即某一机关对其他机关发来公文之统称。清朝各衙署对来文有严格的登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