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都漕运使司

都漕运使司

官署名。元朝置。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改漕运司为都漕运司。后分设京畿、江淮、济州三都漕运使司。二十五年,京畿都漕运使司分置内外二司,内司仍旧名,外司称都漕运使司,于河西务置总司,临清置分司,领接运海道粮事,“掌御河上下至直沽、 河西务、 李二寺、 通州等处儧运粮斛”。置运使、同知、副使各二员,运判三员,品秩同京畿都漕运使司。下辖河西务、通州、直沽等地四十五仓及纲(每编船三十只为一纲) 三十。江淮、济州两漕司后皆罢,只存京畿与此两漕司。


官署名。元代设此官署,掌管河道运粮和有关粮仓。《元史·百官一·都漕运使司》:“都漕运使司,秩正三品。掌御河上下至直沽、河西务、李二寺、通州等处攒运粮斛。至元二十四年,自京畿运司分立都漕运司,于河西务置总司,分司临清。运使二员,正三品;同知二员,正四品;副使二员,正五品;运判三员,正六品……其属七十有五:河西务十四仓……”

猜你喜欢

  • 部司马

    官名,汉置,属部校尉,俸比千石,掌领兵。参看“部校尉”条。

  • 园官

    管园的官,即园吏。唐代杜甫“杜工部诗史补遗六·园官送菜·序”:“园官送菜把,本数曰阙。”

  • 纛额真

    满语官名。武职。清入关前设巴牙喇营,以巴牙喇纛额真统领营务。天聪八年(1634)改纛额真为纛章京。顺治十七年(1660)定纛章京汉译名为“护军统领”。

  • 南院副部署

    官名,辽朝置,为南院都部署司副长官,佐南院都部署掌南院部族军民之事。见《辽史·百官志一》。官名。辽置,为南院都部署司的副主官。见“南院都部署司”。

  • 筮者

    官名。春秋战国置。“筮人”别称。掌筮法、卦问吉凶。《仪礼·士丧礼》: “筮者东面抽上韇, 兼执之,南面受命。命曰哀子某,为其父某甫筮宅,度兹幽宅,兆基无有后艰。筮人许诺,不述命,右还,北面指中封而筮。

  • 译署

    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 鞍楼

    官署名。清朝顺治(1644—1661)初年设。掌陈设御用武备、修造器械及赏赐支放诸事。以三旗侍卫三人综理。属官有员外郎四人,笔帖式十五人,库掌三人,库守二十四人。顺治十一年(1654),改为兵仗局。

  • 居室丞

    官名,为居室令之副,佐令掌拘犯人。参看“居室”条。

  • 筹备立法院事务局

    内务部直辖机构。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十月三十一日袁世凯任命顾鳌为“筹备立法院事务局”局长,次年三月十八日又命其兼任“国民会议事务局”局长;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四月七日将两局并归内务部。实际

  • 寿福院

    官署名。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建大圣寿万安寺,置万安规运提点所,秩正五品。仁宗延祐二年(1315),升都总管府,秩正三品。后升寿福院,秩正二品。文宗天历二年 (1329) 降为总管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