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里长

里长

官名。战国置,为一里之长,掌里之政令。北魏亦置,为地方基层行政官吏。孝文帝太和十年(486)初立党、里、邻三长,定民户籍,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负责核实户籍,征发徭役。里长最初可复二夫兵役,后免一夫役调。北齐改以五十家为闾里,设长一人。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定制: 百家为里,设里长一人。唐不置。明朝规定每县民户相邻一百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里长,里分十甲曰里甲。里长、甲长轮充,十年一轮。里长负责一里一岁中诸色杂目应役,依上、中、下户分为三等编第均之,故里长亦为当时徭役一种。清朝大体沿袭明制。


乡官名。里的长官称里长,即里正。《墨子·尚同上》:“是故,里长者,里之仁人也,里长发政里之百姓。”明设里长,《大明律·附例四》:“凡各处人民,每一百户内议设里长一名、甲首一十名,轮年应役,催办钱粮,勾摄公事。”参看“里正”条。

猜你喜欢

  • 门功曹书佐

    官名。东汉司隶校尉所属佐吏,主选用吏人。官名,掌选用,属司隶校尉。见《后汉书·百官志》。

  • 枢机房

    官署名。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政事堂移中书门下后,置为五房之一,掌枢密之任,以宰相主其事; 后宠任宦官,枢密归内侍。

  • 权知军州事

    官名。宋朝初年置,以朝臣充任,使出守各郡,以革五代藩镇之弊。掌总理郡政,宣布条教,导民以善而纠其奸慝,以时劝课农桑,旌别孝悌,及赋役、钱谷、狱讼之事。

  • 尝食典御

    官名。北魏置,负责帝、后御膳的烹制及进奉,在进食前要先尝。其下设丞。为皇帝左右亲近之职。侯刚以左卫将军领之,后被解此职,虽余官未动,但颇为失意。或以宗室子弟兼领。

  • 副邮务长

    邮务人员职名。见“邮政总局”。

  • 左监门府郎将

    官名。①隋初左监门府次官,置二员,正四品,炀帝大业三年(607) 废。② 隋炀帝大业三年改左监门将军置,为左监门府长官,一员,正四品,分掌门禁守卫。唐初复为左监门府将军,后改为左监门卫将军。

  • 庐人

    官名。周朝置。掌戈矛殳类长兵器制造。《周礼·冬官·考工记》: “庐人为庐器。戈柲六尺有六寸,殳长寻有四尺,车戟常,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尺。”

  • 司竹丞

    官名。唐朝司农寺司竹监属官,置二员,从八品上。官名,汉置,掌佐司竹长种植养护园竹。参看“司竹长”条。

  • 同知州事

    官名。辽朝刺史州官员,在刺史下。

  • 士曹

    ①官署名。汉末曹操丞相府置为僚属诸曹之一,以属为长官。晋朝公府、开府位从公加兵者、不开府将军、三品将军府俱置。赵王伦为相国,其府士曹增设掾。西晋末司马睿丞相府以参军为长官。南朝宋公府,北朝北魏州,东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