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閤职

閤职

官名统称。即宋朝知閤门事、引进使、四方馆使、东上閤门使、西上閤门使、同知閤门事、閤门通事舍人 (閤门宣赞舍人)、閤门祗候、閤门舍人及带御器械等官。为武臣清要之选。


宋以閤门宣赞舍人与三门祗候二等谓之閤职,为武臣清贵之选,相当于文臣的馆职。初制员额仅三至五人。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閤门请择武臣子弟六人,前后殿日祗应,以閤门看班祗候为名。候五年熟识仪数,乃任为閤门祗候。其后供职舍人员数稍多,裁定名额为四十人。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诏宣赞舍人、閤门祗候仍旧通掌赞引之职外,置閤门舍人十人,以待武举之入官者。

猜你喜欢

  • 衣冠丞

    官名。北齐置。见“衣冠署”。

  • 鼓钟

    官名。西周设置,《师嫠��》载:“王若曰:师嫠……命汝��乃祖考旧官小辅鼓钟”(《三代》九·三五——三六)。郭沫若《金文丛考》认为《克鼎》之“鼓

  • 铜印

    铜质官印。汉朝吏秩比二百石以上,比二千石以下的官员皆授铜印,绶带以官秩高低有黑、黄之分。秩比六百石以上,铜印黑绶; 比二百石以上,铜印黄绶。后或沿用。南朝齐尚书令、仆、中书监、令、秘书监、丞、太子二率

  • 制造库司库

    官名。清朝工部制造库之属员。隶于制造库郎中。设满洲二人。分掌库贮之事。

  • 羲和

    官名。新莽更名大司农曰羲和,后更名纳言。官名,尧置,掌天文。《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西汉末年,王莽改大司农曰羲和,后又改称纳言,掌钱谷金帛诸货币(见《汉书·百官

  • 京东抽税箔场

    官署名。宋朝税收机构之一。太祖建隆元年(960) 置,掌抽算汴河、惠民河商贩苇箔、芦席、蒲蔺席,以给内外之用。设监官二员,以京朝官、内侍及三班使臣充任。

  • 边吏

    守疆臣吏泛称。汉朝亦指边郡太守。《汉书·杜延年传》: “后数月,复召拜为北地太守。延年以故九卿外为边吏,治郡不进。”镇守边境的官吏,也指边郡太守。《汉书·杜延年传》:“延年坐免官,削户二千。后数月,复

  • 良醖署署正

    官名。为良醖署长官。详见“良醖署”条。

  • 北镇抚司

    官署名。明朝锦衣卫所属机构。成祖时分原锦衣卫镇抚司为南、北二司,北司专掌诏狱。宪宗成化 (1465—1487) 间始置北镇抚司印,狱成专达皇帝,不须通过锦衣卫官,锦衣卫官不掌诏狱者亦不得干预其事。

  • 凭由案

    官署名。北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用司马光言,以比部之事归户部,设凭由、理欠、勾覆等案掌之。三年罢,其事复归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