閤门宣赞舍人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改閤门通事舍人置,掌传宣赞谒之事,从七品。
官名。宋置,属閤门司。初名閤门通事舍人,从閤门祗候中选取通识文字,善能宣赞者为之,天禧中去閤门二字,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改为宣赞舍人。掌朝会,宴飨时传宣赞谒。文武官及外使朝见辞谢,皆掌其引导序班,赞其拜舞。金仍改称閤门通事舍人,员额二人,从七品,掌通班赞唱、承奏劳问之事。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改閤门通事舍人置,掌传宣赞谒之事,从七品。
官名。宋置,属閤门司。初名閤门通事舍人,从閤门祗候中选取通识文字,善能宣赞者为之,天禧中去閤门二字,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改为宣赞舍人。掌朝会,宴飨时传宣赞谒。文武官及外使朝见辞谢,皆掌其引导序班,赞其拜舞。金仍改称閤门通事舍人,员额二人,从七品,掌通班赞唱、承奏劳问之事。
清朝县典史之别称。民国军制,军官分初级、中级、高级。初级军官称尉,分上尉、中尉、少尉。
官名。宋朝置。南宋理宗时,应试举人私相抄袭,成抄古作,成袭老儒旧文,极多雷同,故于礼部试、国子监解试置。凡雷同试卷,即行黜落。后以贡院参详等官兼任。科举考试的试务官。宋理宗后在礼部试和国子监解试时各增
唐古特官。清设于后藏,属唐古特文官。员额一人,掌理马厂事项。民国时期沿置。
官名。辽置,见“硬寨司”。
官署名。北魏置,掌管皇帝的饮食事务,属尚书省。以宰官尚书、宰官令为长、贰,还有内廷派驻本曹的宰官中散等。孝文帝太和(477—499)改制罢。
官名。金置,为盐使司的主官,见“盐使司”。
官署名。清末理藩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三年(1907)设。掌内外蒙古等地开垦、畜牧、商务、军队、台务、界务等调查事宜。置正管股、副管股各一人,并翻译官等。
官名,汉置,属黄门令,宦者,掌出入侍从。见《后汉书·百官志三·少府·黄门令》。官名。东汉时黄门令的佐官。见“黄门令”。
官名。即太子洗马,唐高宗龙朔三年(662)改,咸亨元年(670) 复改洗马。参见“太子洗马”。官名。唐置,见“桂坊”。
见“审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