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门下外省

门下外省

官署名。北魏置,为门下省设在宫外的衙署,被废之帝、王多死于此。其后不见。北宋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又置门下外省,掌谏诤拾遗,以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司谏、左正言各一员、给事中四员、起居郎一员、符宝郎二员隶之。分设上、下、封驳、谏官、记注、符宝等六案。元丰八年改为门下后省。

猜你喜欢

  • 左卫率府

    官署名。元朝侍卫亲军指挥机构。秩正三品。仁宗延祐六年(1319)六月,由羽林亲军都指挥使司改立。统汉军万名,隶东宫詹事院下。置卫率使三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置营于武清,衙司在大都丽正门内。七年三月,

  • 秘阁郎中

    官名。即秘书阁郎中。

  • 平西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末,刘备置,以马超任之。建安二十四年,群臣奉刘备为汉中王,上表于汉献帝时,马超以此职列名首位。三国魏时与平东、平南、平北将军合称四平将军。多持节都督或监某一地区的军

  • 仗身

    唐代配备给官员的服役人员。《通典·职官十七》说:“调露元年(公元679年)九月,职事官五品以上,准旧给仗身。……镇戍之官,以镇戍上中下为差,上镇将给仗身四人,中下镇将、上镇副各三人,中下镇副各二人,仓

  • 旗牌

    ①明、清官员标志。以写有令字的蓝旗和圆牌颁给地方大员 (如总督、巡抚或钦差大臣),作为具有便宜行事特权的标志。称王命旗牌。②官名。掌旗牌的官称为旗牌官,也简称为旗牌。1、皇帝命令的标志。明清制度,以上

  • 经略安抚都总管司

    官署名。宋神宗、哲宗时,于陕西、河东置,设管勾为长官,职掌同经略安抚使。

  • 太后两宫卫尉

    官名。金正大元年(公元1224年)置,秩正三品。其副职为副卫尉,秩从四品。

  • 州兵曹掾史

    州分职吏名。北齐置,见“兵曹从事”。

  • 奉车郎

    官名,汉置,乘舆法驾掌御。《后汉书·舆服上》:“乘舆法驾,公卿不在卤簿中。河南尹、执金吾、洛阳令奉引,奉车郎御,侍中参乘。”官名。西汉设置,属光禄勋。掌奉行皇帝车舆。《汉书·文帝本纪》:“奉天子法驾迎

  • 通课司大使

    官名。明初改府州县官店为通课司,设大使、副使,典税收之事。后改府通课司为税课司,州县通课司为税课局。参见“税课司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