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院(殿)修撰
官名。唐宋置集贤殿修撰,掌撰集文章。元亦置集贤院修撰一人,秩从六品。
官名。唐宋置集贤殿修撰,掌撰集文章。元亦置集贤院修撰一人,秩从六品。
官名。见“诸军兵马都总管府”。
官名。宋置,其职掌及任职资格与五岳、四渎庙令同。参见“五岳庙令”。
官名。匈奴置。以单于子弟充任,统领部众,地位在左、右独鹿王之下。
官制用语,也称“良吏”,义即“好官”。
官名。东宫侍从武官。南朝宋置,员七人,太子三校之一,隶太子左、右卫率。南齐、梁、陈沿置,员一人。梁七班,陈六品、秩千石。北魏亦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四品上,二十三年改为从五品。东宫武官名。
军府名。左、右千牛卫省称。分见“右千牛卫”、“左千牛卫”。禁卫军名,分左右,为唐代禁卫军十六卫中的两卫。设上将军各一人、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掌侍卫及供御兵仗。以千牛备身左右执弓箭宿卫,以主仗守戎
武官名。湘军在统领之下的临时统兵官。见“湘军”。
满语官名。武职。汉译为“亲军校”。
官名。西魏、北周天官府太府中大夫左府上士佐官,正二命。
八位主要官员。伯是官名,其职权是掌管一方诸侯,八伯是八位各掌一方诸侯的八位官员,相传尧和舜时都有八伯。见《尚书大传·虞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