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经
清浙江鄞县人,字授一,号九沙。康熙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曾充山西乡试副考官、提督贵州学政。乾隆初,荐举博学鸿儒科,不就。少入证人书院,从黄宗羲学,长受家学,后师事阎若璩。曾继其父万斯大增补《礼记集解》,续纂《春秋》,继兄万言续纂《尚书说》、《明史举要》。著有《分隶偶存》。
清浙江鄞县人,字授一,号九沙。康熙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曾充山西乡试副考官、提督贵州学政。乾隆初,荐举博学鸿儒科,不就。少入证人书院,从黄宗羲学,长受家学,后师事阎若璩。曾继其父万斯大增补《礼记集解》,续纂《春秋》,继兄万言续纂《尚书说》、《明史举要》。著有《分隶偶存》。
一作冯双鲤。明末清初陕西绥德人。初率众起义,附张献忠,为大西五军都督之一。献忠死后,隶孙可望部。永历六年(顺治九年,1652)从李定国出兵湘粤,获桂林、衡州大捷,继而拔长沙,破岳州(今湖南岳阳),旋奉
1521—1578明江西新建人,字子实,号自湖。嘉靖进士。授刑部主事,迁扬州知府,御倭寇有功,建议增筑扬州外城。擢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兼理巡抚。倭寇连岁为患,皆次第讨平。隆庆初,转兵部
唐时,落第举子于六月以后仍不返故里,留居长安,准备明年再试,谓之过夏。参见“夏课”。
999—1062北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天圣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转运使。入为三司户部副使,支持解盐通商之制。改知谏院,数
?—44东汉初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字子颜。曾为亭长。新莽末,亡命渔阳,以贩马为业。及更始政权建立,为安乐令。劝太守彭宠归附刘秀,并率幽州突骑助刘秀征讨王郎。以此拜偏将军,赐号建策侯。迁大将军,袭杀
桑树的一种。为鲁桑移植于杭嘉湖地区后通过自然和人工选择形成,故称湖桑。《齐民四术·郡县农政》:“桑有两种。鲁桑一名湖桑,叶厚大而疏,多津液,少椹;饲蚕,蚕大,得丝多。荆桑,一名鸡桑,又名黑桑,叶尖而有
明代集市之管理人员。由官府佥派民间公直者充任。在京辖于各城兵马司,在外辖于府州各城兵马司。职责为管理市政,校勘斛斗秤尺,均平物价,稽考牙侩名姓,抽税及防止狡诈贪黩。设置名额,因时地而异。
①地区名。因在黄河以东而得名。战国、秦、汉时指今山西省西南部,所置河东郡即在这一地区。唐以后泛指今山西全省。唐河东道,宋、金河东路(金分置南、北两路)皆在这一地区。《日知录》:“河东、山西一地也,唐之
①即辞官。《礼记·王制》:“七十而致政。”郑玄注:“致政,还君事。”②指归还所掌政权。《周礼·天官·冢宰》郑玄注:“周公居摄而作六典之职,谓之周礼。营邑于土中,七年,致政成王。”
地名。即今贵州余庆县(白泥镇)。元设白泥等处长官司,隶播州军民安抚司。明洪武十七年(1384)置白泥长官司,属播州宣慰司,万历二十九年(1601)并余庆长官司、白泥长官司设余庆县,治白泥。二十八年征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