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瓯
①亦称瓯越。越族的一支。相传为越王勾践后裔。秦汉时分布在今浙江南部瓯江、灵江流域一带。楚汉战争时,首领摇率兵助汉王刘邦灭项羽。惠帝三年(前192)封为东海王,都东瓯(今浙江温州市),俗称东瓯王。汉武帝时,为闽越所攻,徙其族于江淮间。②今温州市及浙南一带的别称。
①亦称瓯越。越族的一支。相传为越王勾践后裔。秦汉时分布在今浙江南部瓯江、灵江流域一带。楚汉战争时,首领摇率兵助汉王刘邦灭项羽。惠帝三年(前192)封为东海王,都东瓯(今浙江温州市),俗称东瓯王。汉武帝时,为闽越所攻,徙其族于江淮间。②今温州市及浙南一带的别称。
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建宁府置。属江浙行省。治建安、瓯宁二县(今建瓯市)。辖境相当今福建建瓯市以北的建溪流域及寿宁、周宁等县地。明洪武元年(1368)复为建宁府。
?—447即“沮渠牧犍”。沮渠罗仇(?—399) 十六国时临松(治今甘肃肃南东南)人。卢水胡。匈奴左沮渠王之后。世为部帅,后凉吕光时历西平太守、建忠将军、尚书。南羌彭奚念攻凉时,随吕纂击走之。龙飞二年
官名。即太子洗马,唐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太子洗马。
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西)人,字仲远(一作仲援、仲瑗)。应奉之子。博览多闻。灵帝初,举孝廉,辟车骑将军掾。中平六年(189)迁泰山太守,镇压境内黄巾起义。后弃郡投袁绍。建安元年(196),进呈所删定
清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2.12)颁发。主要内容为清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授权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合汉满蒙回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从此,清帝溥仪
春秋时齐国人。田氏,名穰苴。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载,晏婴以其“文能附众,武能威敌”,荐为齐景公将军,击败晋、燕,收复齐国失地,因功尊为大司马。齐威王时整理古《司马兵法》,附其著作于其中,称为《司马
杂志名。清光绪二十九年七月十五日(1903.9.6)在上海创刊。旬刊。以刊载紧要时事、新奇图画和古今名人碑帖手卷为主要内容。
唐驿使住宿驿站之凭证。其种类有四:一曰银牌,阔一寸半,长五寸,面有“敕走马银牌”五字,由门下省发驿遣使用。二曰券,凡乘驿者,在京于门下省给券,在外于留守及诸军给券。三曰传符,发驿遣使,则给传符,以通天
又称忽汗城。唐时渤海五京之一,后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治今黑龙江宁安西南东京城,范围包括今牡丹江上、中游流域。形制仿唐长安城,外城、内城、皇城三城环套。天宝十四载(755),渤海国由旧国(今吉
①三国时北海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字叔治。年二十,游学南阳(今属河南)。东汉初平中,孔融以为主簿,融每有难,常赖以免。附袁绍,为袁谭别驾。绍部官吏多仗势贪财,家财以万数,而独自守清廉。后归曹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