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佛性

佛性

梵文Buddhata的音、意合译。佛教名词。“佛”者,觉悟之谓,指众生所具有的觉悟之性,故名。小乘不认为众生可以成佛;大乘则以宣传众生可以成佛为目的。《大涅槃经》二十七:“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中国东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学者对佛性提出种种见解,东晋竺道生认为,佛性为众生本有之性,一阐提人(指丧尽善根者)是众生而非木石,其有佛性乃理之必然。此论曾引起长期争辩。隋唐间吉藏和湛然进而提出“无情有性”,认为即使没有“情识”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亦皆具有“佛性”(《大乘玄论》卷三),视“佛性”为永恒的精神实体,故又称“真如佛性”。

猜你喜欢

  • 成寻

    ?—1081一作诚寻。日本僧人。初为京都大云寺僧。北宋熙宁五年(1072),率弟子七人随宋商船至台州(今浙江临海),留居天台山国清寺。神宗召往汴京(今河南开封),住开宝寺。遍游洛阳、五台山等佛教胜迹,

  • 邵伯温

    1057—1134北宋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字子文。邵雍之子。亲接前辈司马光等,所闻日博。历任大名府助教,知果州、利州路转运副使等。徽宗即位,上书要求“复祖宗制度,辨宣仁诬谤,解元祐党锢”(《宋史·

  • 吕光

    338—399十六国时略阳(治今甘肃天水东)人,字世明。氐族。后凉建立者。公元386—399年在位。父吕婆楼为前秦大臣,官至太尉。初任前秦美阳县令,参与平并州、灭前燕、收益州等役。建元十九年(383)

  • 脱卜赤颜

    又译脱必赤颜、脱卜察安。蒙古语。蒙、元时代蒙文宫廷史册。

  • 奉天门

    宫门名。(1)明代南京紫禁城诸门之一。朱元璋吴元年(1367)建,为宫室正南门。洪武时建为大内正南第四重门,南接午门,北连奉天殿。(2)明代北京紫禁城诸门之一。位于午门之北,奉天殿之南。永乐十八年(1

  • 连山厅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升连山县置,治今广东连山县东北太保。辖境相当今连山县地。直隶广东。1912年改为县。

  • 五远将军

    南朝陈宁远、安远、征远、振远、宣远将军的合称。

  • 江少虞

    南宋衢州常山(今属浙江)人,字虞仲。政和进士。调天台学官,历知建、饶、吉三州。绍兴间,摘诸史杂记编著《皇朝事实类苑》,历十四年,于绍兴十五年(1145)成书,二十八年自序。

  • 四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总称。因在“二十四史”中的位置居前,也称“前四史”。

  • 亚魁

    科场称谓。清制,乡试举人第六名称亚魁。以前五名称经魁,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