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7—1434明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字民则,号自乐。洪武中以文学举,不就。坐累谪云南,为岷王所重。永乐初,因善书法选入翰林。历检讨、修撰、侍讲学士。楷书婉丽,为帝称赏,比之王羲之。卒于官。
禁卫军名。后金置,系满语音译。为守护宫殿门户的禁卫军,皇帝出行则扈从宿卫。初以巴牙喇纛额真为长官,天聪八年(1634),改称巴牙喇纛章京。清初沿置,顺治十七年(1660)定汉名为护军营。
①周代诸侯、卿、大夫、士之子。《周礼·夏官·诸子》:“掌国子之倅,掌其戒令与其教治。”郑玄注:“郑司农云:……国子,谓诸侯、卿、大夫、士之子也。”受王朝特殊教育,有军事组织,凡遇大事,由太子指挥。②(
1264—1327元易州定兴(今属河北)人,字公端。张弘范子。至元二十九年(1292),拜江淮行枢密使。成宗初,擢南台中丞。皇庆初,拜中书平章政事。遭倖臣失烈门诬害,受杖罚,托病家居。英宗至治年间,起
①(1)春秋战国时各国为相互防御,各在形势险要之地修筑长城。《左传》僖公四年(前656):“楚国方城以为城。”长城之筑,始见记载,北起今河南鲁山县东南,南至泌阳县东北。战国时楚、齐、魏、燕、赵、秦和中
据《水经·渠水注》记载,自今河南淮阳县境内分古*狼汤渠东出,又东至鹿邑县南,又东略循今芡河至安徽怀远县南入淮。《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前515):“(楚)令尹子常以舟师及沙汭而还。”杜预注:“沙,水名。
一作慧生。北魏人。僧人。熙平元年(516),一说神龟元年(518)奉诏去西域收集佛经。与宋云等人从洛阳出发,经今青海、新疆,越葱岭至犍陀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带)等地,于正光三年(522,一说二年)回
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新唐书·韦皋传》:贞元九年(793)与吐蕃论莽热战,“破其军,进收白岸”,即此。
西晋泰始二年(266)分京兆郡南部置。治上洛县(今陕西商州市)。属司州。辖境相当今陕西丹江上游及河南熊耳山西北洛河上游地区。其后辖境缩小。北魏太延五年(439)属荆州,太和时又属洛州。北周属商州。隋开
杂志名。清光绪二十九年正月十五日(1903.2.12)在武昌创刊。旬刊。湖北学报馆主编。以“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学”为宗旨。设教育学、历史学、地理学、外交学等门类,兼刊学务谕旨、奏折、文牍和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