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亦虎仙
明哈密回回都督。土鲁番占哈密时,与奄克孛剌、拜迭力米失在苦峪(今甘肃敦煌东北)辅哈密王治事。弘治十年(1497),入贡于明。十七年,与奄克孛剌从肃州还哈密辅陕巴。正德六年(1511),奉命送真帖木儿还土鲁番,与其王满速儿相勾结,复引他只丁据哈密。十一年,满速儿侵沙州、肃州,以内应系狱。寻减死,夤缘得侍武宗左右,授锦衣指挥。十六年武宗死,世宗嗣位,杀之。
明哈密回回都督。土鲁番占哈密时,与奄克孛剌、拜迭力米失在苦峪(今甘肃敦煌东北)辅哈密王治事。弘治十年(1497),入贡于明。十七年,与奄克孛剌从肃州还哈密辅陕巴。正德六年(1511),奉命送真帖木儿还土鲁番,与其王满速儿相勾结,复引他只丁据哈密。十一年,满速儿侵沙州、肃州,以内应系狱。寻减死,夤缘得侍武宗左右,授锦衣指挥。十六年武宗死,世宗嗣位,杀之。
鉅又作巨,又称大封、封鸿。相传为黄帝之师。曾与风后、岐伯令黄帝封东泰山,禅凡山。
官署名。元置,从二品,隶云南行省。治曲靖,掌曲靖、普安、普定(治今贵州安顺)、潜江(今云南澄江)四路军民政务,辖境包括今云南东部及贵州西部小部分地区。置宣慰使三人,同知、副使各一人。
①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区。隋虞世基《出塞》诗:“鼓吹入京畿。”唐时在长安附近地区置京畿道。②唐方镇名。至德元载(756)置京畿节度使,治京兆府(治今陕西西安市),领京兆府及金、商二州。宝应元年(762)
简称都司。官署名。(1)省级军事机关。与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合称三司。明初,称都卫指挥使司。洪武八年(1375)改名。各省皆设,掌一方之军政。所属卫所分隶五军都督府,军政听于兵部。设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
隋铁勒之一部,亦即南北朝高车袁纥部。维吾尔族先祖。原游牧于土拉河北。开皇末,晋王杨广北征,于是铁勒诸部分散。大业元年(605),西突厥泥撅处罗可汗屠杀铁勒诸部首领,铁勒诸部反叛,时韦纥居于娑陵水(色楞
清西布鲁特(今柯尔克孜族)额德格纳部首领。乾隆二十四年(1759)致书定边将军兆惠,代表布哈尔(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以东十五部二十一万人,请附清朝。两次遣使入觐,均获赏赐。
元至元十五年(1278)于乌蒙部地置乌蒙路总管府。治今昭通市。辖境相当今云南昭通市和鲁甸、大关、盐津、永善等县地。属乌撒乌蒙宣慰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乌蒙土府。
隋大业三年(607)改峡州置。治夷陵县(今宜昌市西北)。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枝城、远安等市、县地。唐武德初改为峡州,天宝初又改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复改峡州。
春秋时楚国官名。《左传·昭公二十七年》载鄢将师为此官。《左传·哀公十七年》又载差车为此官。
明末*三案之一。泰昌元年(1620),光宗即位后不久即患重病,司礼监秉笔兼掌御药房太监崔文升进泻药,服后病益剧。鸿胪寺丞李可灼又献红丸,自称仙方。光宗服二丸后去世。朝臣群起弹劾崔、李二人,亦有疑郑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