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之源
清汉军镶黄旗人。崇德初授参领,从攻明锦州、杏山、松山等地。崇德七年(1642)授汉军镶黄旗固山额真。入关后,率部攻太原,克武昌,授定南将军,驻宝庆。旋随郑亲王济尔哈朗转战湖广,俘杀明总督何腾蛟于湘潭。顺治八年(1651),率军与明鲁王水师海战,破舟山城。十六年,任镇海大将军,守镇江。康熙四年(1665)致仕。八年因依附鳌拜获罪,旋忧愤而卒。
清汉军镶黄旗人。崇德初授参领,从攻明锦州、杏山、松山等地。崇德七年(1642)授汉军镶黄旗固山额真。入关后,率部攻太原,克武昌,授定南将军,驻宝庆。旋随郑亲王济尔哈朗转战湖广,俘杀明总督何腾蛟于湘潭。顺治八年(1651),率军与明鲁王水师海战,破舟山城。十六年,任镇海大将军,守镇江。康熙四年(1665)致仕。八年因依附鳌拜获罪,旋忧愤而卒。
南朝宋人。曾任武康令。著有《南越志》。
官名。战国楚置。掌王宫马厩政令之官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竹简记载楚官名有“宫厩令”。
1366—1427明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字伯益。洪武时由国子生擢刑部郎中,出为杭州知府。永乐初召为大理寺少卿,请定罪以律为准,禁止滥刑。升右副都御史,督两浙、苏、松税粮,建议按丁、粮分纳户为四等,
西汉高帝置。治今四川射洪县南。属广汉郡。西晋为广汉郡治。南朝齐改名小汉。
又称小中正、郡正。东汉延康元年(220)曹丕纳陈群之议,行“九品官人法”,诸郡始置中正,掌考察州郡人才品德。三国魏时由各郡长官推选。晋代例由司徒选授,掌一郡人物之品第,以为吏部铨选官吏之依据。南北朝沿
亦作卡多。清代窝泥(今哈尼族)一支的自称。分布在今云南元江、墨江、普洱、思茅、景谷、江城、景东、镇源等市、县。内部有阿里阿多、阿古卡多等互称。
唐方镇名。至德二载(757)分剑南节度使西部地置剑南西川节度使,简称西川节度使。治成都府(治今四川成都市),领成都府及彭、蜀、汉、眉、邛、嘉、巂、黎、戎、维、茂、雅、合、果等州。其后增领松、当、悉、柘
1317—1383元末明初浦江(今属浙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克金华,被召与胡翰等讲经史,论治国之道。次年,为学正。未几,弃官北逃,投归元朝。二十一年,出任淮南江北等
官名。(1)主管营兵之官。三国吴置,分左、中、右,地位重要。三国蜀置“中典军”、“后典军”,位在护军下。(2)十六国北凉置,位在长史、司马、五官下。(3)隋唐亲王府所属亲事府、帐内府长官,员各二人,正
官名。新莽始建国元年(9)更名水衡都尉曰予虞,东汉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