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督
官名。三国魏置,为统领千人的将领。一说即校尉,六品,北魏置,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六品中。
官名。三国魏置,为统领千人的将领。一说即校尉,六品,北魏置,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六品中。
运河名。隋定都长安,为解决漕粮供应,于开皇四年(584)命宇文恺、郭衍率水工凿渠,起自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北,引渭水东绝灞水,略循汉漕渠故道,东至潼关达于黄河,全长三百余里。因渠经广通仓下,故名。时人
春秋卫地。在今河南濮阳市东南。《春秋》宣公十二年(前597):“晋人、宋人、卫人、曹人同盟于清丘”,即此。
战国时魏国人,名无择。《庄子·田子方》称其师事东郭顺子。称道其师“其为人也真,人貌而天,虚缘而葆真,清而容物。物无道,正容以悟之,使人之意也消”。《吕氏春秋·当染》称其学于子贡。与段干木、子夏同为魏文
书名。东晋袁宏撰。三卷。记述魏晋“名士”之事迹,以夏侯玄(字太初)、何晏(字平叔)、王弼(字辅嗣)为正始名士;阮籍(字嗣宗)、嵇康(字叔夜)、山涛(字巨源)、向秀(字子期)、刘伶(字伯伦)、阮咸(字仲
在今广西武宣县东北。两山并峙,中通一线,十分陡险。清咸丰元年(1851)六月,太平军以新墟、双髻山、猪仔峡为要隘;六月二十七日,向荣指挥清后路军进攻猪仔峡,太平军在石壁上炮轰清军,清军失利;七月十五日
官名。北宋大观二年(1108)改左光禄大夫置,为正三品文臣寄禄阶官。
官名。秦置,为奉常属官,掌占卜。西汉沿置。东汉并入太史令。北魏复置,掌卜筮等事务,属下有太卜中散、太卜博士等。隋置为太常寺太卜署长官,员一人,从八品下。大业三年(607)升为正七品。唐沿置,正八品下。
①西晋太康元年(280)改阳都县置。治今江西宁都县东北王田营。属南康郡。南朝宋升明中徙治今县东北大布。隋开皇十八年(598)徙治今县,改为虔化县。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复旧名。属赣州。元大德元年
书名。清蒋德钧编。一卷。辑录李绂、程日川等人有关吏治之奏疏、公牍等而成。大多已为《牧令书辑要》收入。所附《蒋凝学行状》一卷,述其祖事迹,有关于太平军、陈玉成、陈得才等史料。有光绪蒋氏刊本。
土司名。明永乐元年(1403)置,治今云南镇源县东北恩乐。初隶云南都指挥司,后改隶布政司。清雍正五年(1727)改土归流,置恩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