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马
明政府按时派遣公侯伯或驸马、御史会同太仆寺官员等检查军民喂养、领用之各种官马,按标准办理准予表解等手续,印烙标志;并根据喂养、领用情况,对有关军民及管理马政官员,分别加以奖惩。
明政府按时派遣公侯伯或驸马、御史会同太仆寺官员等检查军民喂养、领用之各种官马,按标准办理准予表解等手续,印烙标志;并根据喂养、领用情况,对有关军民及管理马政官员,分别加以奖惩。
1118—1187宋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徙信州上饶(今属江西)。字无咎,号南涧。韩维四世孙。少受业于尹焞,以荫为龙泉县主簿。绍兴二十八年(1158)知建安县,符离之役,曾上书张浚请勿轻举,不听。
水渠名。在唐江南道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东三十里。元和十四年(819)县令赵察开,引东境诸溪灌田四百余顷,下流注入奉化江。
书名。清李光庭撰。五卷。成书于道光年间。有道光三十年(1850)原刻本。主要记载嘉庆、道光间北京及附近地区的民俗、社会风情、戏剧、曲艺、杂技等情况,有些史料为他书所未载。全书以天、地、人、物分部,每部
?—前832西周时陈国国君。约公元前854—前832年在位。名宁。陈慎公之子。时周厉王无道,被国人放逐,共和行政。死后子孝继位。
官署名。北宋属鸿胪寺。掌河西蕃部贡奉事项。管勾官二人,以诸司副使以下至三班使臣充任。
即憨山大师德清、紫柏大师真可、莲池大师袾宏、雪浪大师洪恩。皆以博学,为万历、天启时名僧。
历(歷);?—133东汉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字伯珍。嗣爵为征羌侯。母为明帝女武安公主。和帝时任侍中、射声校尉。安帝时,迁太仆。延光三年(124),反对安帝废皇太子刘保为济阴王,以此免官。顺帝时起用
《逸周书》篇名。记周公平定三监、武庚之乱,修建洛邑之事。
①相传为殷、周辅政大臣、百官之长。《尚书·伊训》:“百官总己以听冢宰。”《礼记·檀弓下》:“古者天子崩,王世子听于冢宰三年。”春秋战国泛指执掌国政的大臣。后世亦用以称宰相。唐代中后期,皇帝初崩,新君始
?—前103西汉千乘(治今山东高青高苑镇北)人。早年治《尚书》,以郡国选诣博士。贫无资用,时行佣作,带经而锄。后以射策为掌故,补廷尉文学卒史。廷尉张汤任为奏谳掾,以古法义决疑狱。及汤为御史大夫,又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