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3—1922安徽亳县(今毫州)人,字翰卿。早年曾参与镇压捻军与西北回民起义。清光绪二十年(1894)随宋庆赴东北抗击日军。次年调任新建陆军右翼翼长。二十六年参加镇压义和团运动,迁甘肃提督。后以迎
官名。(1)唐代十二卫所领翊卫府长官,各置一员,正四品下,领本府之属以宿卫,总其府事。(2)唐代太子左右卫率府所领翊府长官,各置一员,从四品上,领本府之属以宿卫,总其府事。永徽三年(652)改旅贲郎。
?—1282元代河西人,唐兀氏。父火夺都,太宗时为千户。父死袭职。至元九年(1272),授征行千户,佩金符。次年,受命击宋师于成都,又从攻嘉定,取泸、叙,攻重庆,屡有战功。十二年,率兵二千策应总帅汪田
在今河北望都县东南七里,周围三十里。《续资治通鉴长编》:景德元年(1004)辽圣宗与统军顺国王挞览入侵,攻定州,宋将王超阵于唐河,辽兵遂东驻阳城淀,即此。
官名。东汉末年所置四中郎将之一,帅师征伐,时以卢植任之。魏、晋、南北朝沿置,地位重要,多有较固定的辖区和治所。西晋时多镇邺,东晋及南朝常兼徐、兖等州刺史;或持节,都督徐、兖、幽、并等州军事,银印青绶。
明马政中官牧之一种形式。洪武七年(1374)于太仆寺下设牧监、群两级机构,牧养官马,初有牧监五,二十三年,有牧监十四;二十六年,除有十四牧监外有群九十八,后屡有增减。牧监设监正、监副等,群设群头、群长
即“元太祖”。
东汉末八名士之美称。即指郭林宗、宗慈、巴肃、夏馥、范滂、尹勋、蔡衍、羊陟等八人。《后汉书·党锢列传》:“顾者,言能以德行引人者也。”
①西周畿内封国。姬姓。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大散关一带。遗物有《散氏盘》、《散伯卣》等。②算学术语。乘而散之的简称。指以分母乘整数部分以化带分数为假分数;或将分子分母同乘一数化小分数单位的运算。作分数乘除
位于北京市昌平县沙河乡。跨沙河,为明代谒陵必经之路,故名。始建于明正统十三年(1448),嘉靖十七年(1538)诏修朝宗桥,万历四年(1576)工竣。为七孔厚墩连拱石桥,长130米,宽13.3米,石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