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猛贲
渤海国十卫之一。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一人。
渤海国十卫之一。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一人。
科举考试用语。闱,指试院、考场;墨,指试卷。清制,每届乡试、会试的试卷,由礼部选定录取的程文,编刻成书,名为闱墨,别称试录。《大清会典事例·礼部·贡举》:“康熙九年(1670)议准,嗣后每年乡、会试,
隋末萧铣分营道县置梁兴县,唐武德四年(621)改为唐兴县,天宝元年(742)改为延唐县。治今湖南宁远县。属道州。五代梁以后又屡有改名,北宋乾德三年(965)改为宁远县。
?—709唐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西南)人。明经及第。累历天官员外郎、御史中丞。延载元年(694),擢鸾台侍郎、同平章事,寻进内史。封郑国公。为相十余年,巧佞取媚,无所荐达。随帝所喜怒为毁誉。或问其名高
?—390东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道则。随祖父隗奔石勒,初为石虎将王洽参军,虎死,与洽降晋。穆帝以为襄城太守,累迁桓冲中军咨议参军。桓温西征袁瑾,为淮南内史、建威将军,镇石头(今江苏南京清凉山)。
律名。西汉文帝时听民私铸钱币,遂有将铅、铁等掺入铜钱内铸作“伪金”者。景帝中元六年(前144),为杜绝流弊,颁行此律。《汉书·景帝纪》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文帝五年,听民放铸,律尚未除。先时多作伪金,伪
官名。麴氏高昌兵部副长官,如派遣到诸城相监检校,则称城令。
书名。北宋苏轼撰。为轼卒后其后人裒录其遗墨编辑成书,初名《东坡手泽》。传本卷数不一,常见者为五卷。分记游、怀古等二十九类。书中所记,除作者的日常生活外,还有对政治、历史事件的评述。另有十二卷本,包括后
泛指掌管学校教育之官员。又有教官、校官、广文、学博等称呼。汉代设于中央机构者有博士、博士祭酒等。武帝时令天下郡国皆立学官,或称校官,有文学掾史、经师等,掌理学政,教授诸生。平帝元始三年(3),王莽立学
北宋宰相兼集贤殿大学士的简称。
?—290西晋丹杨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字世英。仕吴为交州刺史。建衡三年(271)与大都督薛珝将兵十万攻交趾,陷之,九真、日南皆降于吴。因拜交州牧。天纪三年(279),奉命与徐陵督陶濬共击广州叛将郭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