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禄奏稿
书名。清吴赞成撰。三卷。吴氏曾于光绪年间督办福建船政和台湾防务,故是书所辑奏折关涉此二事者颇具史料价值。有光绪十二年(1886)刊本。
书名。清吴赞成撰。三卷。吴氏曾于光绪年间督办福建船政和台湾防务,故是书所辑奏折关涉此二事者颇具史料价值。有光绪十二年(1886)刊本。
官名。新疆维吾尔语音译。专司瓜果园事务。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六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
即“真金”。
886—908即杨渥。五代时吴国君。公元905—908年在位。太祖杨行密长子,字承天(一作奉天)。父死,承制为淮南节度使,称吴王。取岳州、洪州。但素无威望,既得江西,骄侈益甚,杀逐父时旧将,自设卫队“
?—280三国时康居人,世居天竺,其父因经商移居交趾。生于中国,深悉汉语。少孤,遂出家。曾问学于安世高之弟子。吴赤乌十年(247)至建业(今江苏南京),孙权为之立建初寺(亦名大市寺),为江南建佛寺之始
家庙的别称。俗人悬挂先人遗像的灵堂或僧寺中安放佛祖真影之室亦称影堂。元代设影堂奉祀帝后影像。世祖时在真定(今河北正定)玉华宫置睿宗帝后影堂。后多置于大都(今北京)佛寺内:世祖、裕宗帝后影堂在大圣寿万安
官名。东汉末光禄勋属官谒者仆射,下有给事谒者,秩四百石。掌宾赞受事,及上章报问,将大夫以下之丧,掌使吊。凡谒者,初为灌谒者,满岁为给事谒者。
①战国时人。墨子后学。《汉书·艺文志》墨家类著录有《我子》一篇,已佚。②书名。战国时我子撰。《汉书·艺文志》著录一篇,列于墨家。颜师古注:“刘向《别录》云为墨子之学。”应劭《风俗通·姓氏篇》:“我氏,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九月在杭州创刊。旬刊。浙江禁烟处主办。约于宣统二年(1910)停刊。
①即都省,南北朝及隋唐五代尚书省总署之称。②宋代百官集议之所。北宋前期设于尚书都省,凡典礼之事当议者,皆下诏都省传当议之官赴都堂集议,由判尚书都省事主持。元丰改制后,以旧中书东、西厅为门下省、中书省都
见“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