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四时纂要

四时纂要

书名。别称《四时类要》。唐韩鄂撰。五卷。征述《氾胜之书》、《四民月令》、《齐民要术》、《山居要求》、《保生月录》、《地利经》、《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书,参以实际经验,按季分月列举农家应做事宜,凡六百九十八条。其中叙北方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制造、医药卫生、器物制作与保管、商业经营、教育文化等约四百八十余条。所记木棉、菌、茶种植,养蜂,干性油提制,酱油加热灭菌,药物种植等,皆首见于本书。他如果树嫁接、兽医方剂、饮食品酿造、植物淀粉提制、大小农具和日用杂器修造、生活日用品等,亦较前人记载丰富甚多。对农副产品买卖、地租、雇工、高利贷等亦有记述。为当时实用性较强的农业生产、生活知识简明汇编。后《农桑辑要》、《种艺必用》等均大量征引本书。惟书中涉及占候、择吉、禳镇等内容,几占全书之半。现传世本出于日本发现的朝鲜刻本,其文稍有窜乱脱佚。1981年农业出版社出版《四时纂要校释》。

猜你喜欢

  • 北京

    ①京都名。(1)十六国夏昌武元年(418),赫连勃勃于长安置南台,以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为北京。见《晋书·赫连勃勃载记》。(2)北魏孝文帝自平城迁都洛阳后,以旧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为北京

  • 天府广记

    书名。清孙承泽撰。四十四卷。全书以北京自古至明末事实分类编辑,分建置、府县治、学宫、城池、宫殿、坛庙、官署、人物、名胜、川渠、名迹、寺庙、石刻、陵园、赋、诗等门;对明朝中央机构和典章制度,记载特详,是

  • 积石

    古地名。见于《魏略·西戎传》。其地望主要有岩石的阿拉比亚(ArabiaPetra)和佩特拉(Petra)二说。

  • 辽金史纪事本末

    见“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

  • 建康府

    南宋建炎三年(1129)以江宁府改名。建行都,并为沿江制置司治。治今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句容、溧阳等市以西,长江以南地区。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为建康路。

  • 庙户

    明代专事看管、修缮庙宇及备办祭祀之特定人户。南北两京所有帝王庙及功臣庙皆设。弘治十五年(1502)规定:每户量留二三丁供役,其余丁多者,悉查出当差。如有故意影射者,发边卫充军。

  • 宁桥

    地名。在今越南河内西。明宣德元年(1426),成山侯王通等征交趾,至宁桥,遇伏军败,即此。

  • 沂南画像石墓

    东汉晚期画像石墓。在今山东沂南县城西4公里北寨村,俗称将军冢。1954年发掘。墓室用石材筑成,宽7.55米,长8.70米,体积326.34立方米。分前、中、后三主室,附东三侧室,西两侧室,合计八室。用

  • 耶律希亮

    1247—1327元契丹人。又名秃思忽,字明甫。耶律楚材之孙,耶律铸之子。幼就学于燕京,后随父从宪宗入蜀。中统元年(1260),被阿里不哥军裹胁西行。次年,至叶密立,依附于宗王禾忽(贵由子)。禾忽与察

  • 民国经世文编

    书名。上海经世文社编译部辑。四十册。辑1912—1913年间政府要员之政见书、演说词及调查报告、宪法草案、法令、通告、训词、论说、纪事、函牍、规划等而成。分政治、法律、内政、外交、财政、军政、教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