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道迁
南北朝时谯国(今安徽亳州)人。初为南朝齐辅国将军、南谯太守。与豫州刺史裴叔业有隙,遂单骑归北魏,拜骁骑将军。后又奔梁。复归北魏,为平南将军、豫州刺史,封濮阳县侯。转瀛州刺史。大起园池,以酒色自娱。病卒。
南北朝时谯国(今安徽亳州)人。初为南朝齐辅国将军、南谯太守。与豫州刺史裴叔业有隙,遂单骑归北魏,拜骁骑将军。后又奔梁。复归北魏,为平南将军、豫州刺史,封濮阳县侯。转瀛州刺史。大起园池,以酒色自娱。病卒。
东汉安帝年号(121—122)。凡二年。
唐武德三年(620)置,“因龙安山为名”(《元和郡县志》)。治今四川安县东北。属绵州。北宋政和末改属石泉军,宣和元年(1119)改名安昌,不久复旧名。南宋宝祐后为石泉军治。蒙古中统五年(1264)废入
?—1892清蒙古正黄旗人,卓特氏,字竹珊。初于光绪七年(1881)任伊犁参赞大臣,八年以内阁学士署乌鲁木齐都统,与俄定界。十四年代文硕为驻藏办事大臣。时英兵侵藏,战于隆吐山,藏军失利,退帕里力拒。奉
《晋书·卻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因以“折桂”比喻为科举及第。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诗:
土司名。清雍正三年(1725)置。治今广西龙州县北上龙,属太平府。后废。
1881—1900清山东人,本名呈祥。光绪二十六年(1900)随父母迁至直隶(今河北)静海县二堡,开始组织义和团,系乾字团武场。因时年方十九岁,故名。旋至天津城西高家庄组织义和团,设立总坛口。是年六月
吐蕃六谷部人。潘罗支弟。潘罗支死后,继为六谷部首领,受宋封为朔方军节度使、押蕃落等使、西凉府六谷大首领。西夏占据凉州后,所属六谷部众多归依唃廝啰。
即神都。指京都。南朝宋谢庄《世祖孝武皇帝歌》:“刷定四海,肇构神京”;《红楼梦》第一回:“神京路远。”
科举科目之一。唐代设。试《九章算经》三帖,《五经算经》、《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周髀算经》、《海岛算经》、《孙子算经》等各一帖,《缀术》六帖,《缉古算经》四帖,并兼问大义。凡明
官署名。隋代置,掌牛羊畜牧事务,以令、丞为长贰,隶太仆寺。大业三年(607)废,其事隶典牧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