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郎
官名。北宋政和三年(1113),改宣德郎置,为从八品文臣寄禄阶官。
官名。北宋政和三年(1113),改宣德郎置,为从八品文臣寄禄阶官。
明洪武九年(1376)改德庆府为州。治今德庆县。辖境相当今广东德庆、封开等县地,属肇庆府。1912年降为县。
1864—1912清末满洲正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字莘儒。初以贡生官刑部笔帖式,升主事、户部员外郎。光绪三十二年(1906)后,历任九江道、上海道、江西按察使、江苏布政使等职。宣统元年(1909)升任
1480—1563明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字静中,号石塘。弘治进士。嘉靖时历任应天府尹、南京吏部尚书。嘉靖二十一年(1542)改刑部,二十六年又改吏部。后以论夏言,忤帝意,又受严嵩排挤,二十八年致仕归
地名。即今山西沁县。《资治通鉴》:五代梁开平二年(908),晋将周德威救潞州之围,闻晋王李克用病笃,退屯乱柳,即此。
?—1339一作范孟端。元杞县(今属河南)人。本为省台掾,贫不得志。顺帝至元五年(1339)十一月,托称使者,假传诏旨,杀河南行省平章政事月禄帖木儿、左丞劫烈等行省官员。自称都元帅,拘收大小衙门印,署
书名。清沈家本撰。八卷。为沈氏读书笔记,内容庞杂,其中有考史地、订字正名、时令物产及古诗新释等。可供文史研究者参考。收入《沈寄簃先生遗书》。
明代建筑。位于今南京东郊灵谷寺内,建于洪武九年(1376)至十五年间。由砖石砌筑而成。殿顶为重檐歇山琉璃瓦,内部无梁,为券洞形。广五楹,每楹一券;深三楹,各为一大筒券,计三列券洞。中间券洞跨度长11.
清末宣传妇女解放的团体。光绪九年(1883,一说十三年)康有为仿传教士办天足会之例,与开明士绅区谔良在广东南海撰《不裹足会草例》,倡议妇女不缠足。二十一年又与康广仁在广州创粤中不缠足会,并以女儿同薇、
又作中壬。商王。名庸。汤之子,外丙之弟。外丙死后继位,殷墟甲骨文未见祭祀,或说卜辞中之南壬即是仲壬(董作宾《甲骨文断代研究例》)。
同遂。西周时期鲁国行政区划名。指国都郊外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