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僧会
三国时康居人,世居天竺,其父因经商移居交趾。生于中国,深悉汉语。少孤,遂出家。曾问学于安世高之弟子。吴赤乌十年(247)至建业(今江苏南京),孙权为之立建初寺(亦名大市寺),为江南建佛寺之始。译有《六度集》等经,共七部、二十卷。另注《安般守意》、《法镜》、《道树》等三经,并撰序文,注已佚,惟前二序尚存。>为注疏佛经之首批学者之一。
康僧会
三国时康居人,世居天竺,其父因经商移居交趾。生于中国,深悉汉语。少孤,遂出家。曾问学于安世高之弟子。吴赤乌十年(247)至建业(今江苏南京),孙权为之立建初寺(亦名大市寺),为江南建佛寺之始。译有《六度集》等经,共七部、二十卷。另注《安般守意》、《法镜》、《道树》等三经,并撰序文,注已佚,惟前二序尚存。>为注疏佛经之首批学者之一。
康僧会
春秋晋邑。即今河南沁阳市。《左传》宣公十七年(前592):“晋人执晏弱于野王。”战国属韩,后又属秦。《史记·白起列传》: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前262),“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西汉置县。
东汉末河东(治今山西夏县西北)人,字孝然。中平末白波起义,避地扬州。建安初西还关中,隐居大阳(今山西平陆西南)。自作一蜗牛庐,饥则出为客作,饱食而已,不取其值。冬夏恒不着衣,结草为裳,卧不设席,以身亲
?—1399明河南武陟人。洪武十五年(1382)召为大名公主驸马。有才勇,掌前军都督府事。建文初以左副将军从伐燕,因功封滦城侯。后于滹沱河之役中为燕兵所擒,押送北平(今北京),卒于途。
古族名。百越的一支。包括东瓯与闽越。东瓯分布在今浙江南部瓯江流域一带,闽越主要在福建。秦末,东越族佐诸侯灭秦,后逐渐融入华夏族中。参见“闽越”、“东瓯”。
书名。明正德前法令制度书籍汇编。有多种不同版本。现存较完备者有三种:(一)万历大名府刊本。万历七年(1579)保定巡抚张卤选刊并序。二十卷。收书十四种:《大明令》、《大诰》、《诸司职掌》、《洪武礼制》
陆王心学命题。最早为唐代禅师所提出,大照《大乘开心显性顿悟真空论》:“心是道,心是理,则是心外无理,理外无心。”宋张九成《孟子传·离娄下》:“心即理,理即心。”陆九渊进而谓“心”与“理”“至当归一,精
隋大业三年(607)改胜州置。治榆林县(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及黄河东岸托克托、和林格尔一带。唐初改为胜州,天宝、至德间又一度改为榆林郡。
唐初人。十五岁出家,为长安大总持寺道岳法师弟子。娴于文辞,曾参与玄奘法师的译经事业。贞观二十年(646),由玄奘译述和他撰写的《大唐西域记》成书,对中亚、印度一带的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特别是宗教情况叙
一作赤翟。古族名。春秋时狄人的一部分。大体分布在今山西长治县北,与晋人杂居。据说因穿赤色衣服而得名。包括东山皋落氏廧咎如、潞氏、甲氏、留吁、铎辰等部。公元前六世纪末,部分并于晋国。
官名。汉代置,郡府属吏。本名督邮书掾(或谓督邮曹掾),省称督邮掾、督邮。主要职掌除督送邮书外,又代表郡守督察诸县、宣达教令,兼及案系盗贼,点录囚徒,催缴租赋等。守相自辟,秩六百石,其权甚重,有“督邮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