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太平天国印书。分第一、第二两部。第一部于清咸丰二年(1852)刊行。记杨秀清在广西永安(今蒙山)假托天父下凡,审判周锡能叛变投清一事。第二部于三年刊行。记杨秀清在天京(今南京)假托天父下凡,训导
医官散官名。金从四品上,元升从三品。明废。
战国时魏国封君。魏安釐王时受封。安釐王四年(前273),秦军将攻陷鄢陵,说客向田建议,劝魏王离开大梁,退保单父。田因此派他送说客到大梁面见魏王。见《战国纵横家书·二十六
即西倾山。在今青海、甘肃、四川三省界上。《水经·河水注》引《沙州记》:“(洮)水与垫江水俱出嵹台山。”
在今河南陕县东南硖石镇。唐杜甫《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战国时周太史。周烈王二年(前374)见秦献公,说:“始周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载复合,合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预见秦将称霸。事见《史记·周本记》。或说“儋即老子,或曰非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封爵名。东汉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始置,十六级爵名,无食邑租税之虚封。三国魏定秩为七品。晋沿之。南朝宋、齐亦置,品秩不详。梁、陈为九品。
蜀汉至两晋时南中大姓霍氏私有的军队。在此期间南中大姓霍弋、霍在、霍彪子孙三代,历任宁、交二州(今云南及越南北部)刺史,统治南中达数十年,凭藉权势,迫当地少数民族为其部曲,即家兵。云南昭通曾出土霍承嗣(
又称黄冠、羽人、羽士等。通常指以宗教为职业的道教徒。有天真道士、神仙道士、山居道士、出家道士、在家道士和祭酒道士等六阶之分。佛教徒有时亦称道士。南北朝时,社会上习惯称佛教徒为“道人”,称道教徒为“道士
?—763唐邠州永寿(今属陕西)人。少有大志,颇涉书传。天宝初,在安西四镇任职。天宝十一载(752),充伊西、北庭行军司马。至德元载(756)任颍川太守,守城拒安禄山叛军,杀敌甚众,号来嚼铁。以功迁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