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护乌桓校尉

护乌桓校尉

官名。亦称乌桓校尉。西汉武帝始置,掌内附乌桓事务。武帝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击破匈奴左地,为防止乌桓与匈奴交通,徙其部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置乌桓校尉监领之,秩二千石,持节。后不常置。东汉建武二十五年(49),辽西乌桓朝贡,使居塞内,布于缘边诸郡,令招来种人,给其衣食,为汉侦察,助击鲜卑、匈奴,复置护乌桓校尉,秩比二千石,屯上谷宁城,并领鲜卑。常将乌桓等部兵与度辽将军、使匈奴中郎将、护羌校尉等协同作战,戍卫东北边塞。魏、晋及十六国后赵沿置,西晋多以都督幽州诸军事兼领此职。

猜你喜欢

  • 阳夏之役

    辛亥革命中革命军保卫夏口(即汉口)、汉阳的著名战役。清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后,汉阳、汉口相继光复。清政府急令陆军大臣荫昌督率北洋军南下镇压。八月革命军在汉口外围与清军激战多日,伤亡惨重。九月八

  • 赵琦美

    1563—1624明苏州常熟(今属江苏)人,原名开美,字玄度、仲朗,号密度、清常道人等。以父荫起,历官南京都察院照磨、刑部郎中,授奉政大夫。卒于京。爱好戏曲,收集元、明杂剧二百余种,整理校勘,成《脉望

  • 广南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一说十七年)以元广南西路宣抚司改置,治今云南广南县。属云南省。辖境相当今云南广南、富宁县地。1913年废。

  • 正卿

    卿之长者。春秋时各国称卿之当权者为正卿。《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五世其昌,并于正卿。”杨伯峻注:“文七年、宣二年传之正卿皆指晋之赵宣子,襄四年传之正卿指鲁之季文子,襄二十一年传之正卿指鲁之季武子,昭

  • 吴挺

    1138—1193南宋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字仲烈。璘子。以荫补官。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军进攻关中,为中军统制,从父御敌,参与秦州争夺战,以功擢熙河经略安抚使。次年,瓦亭之战,又败金军,

  • 董抟霄

    ?—1358元磁州(今河北磁县)人,字孟起。国子生,累官监察御史。至正十一年(1351),出任济宁路总管,从江浙平章教化镇压农民起义军,破安丰。次年,移兵江南,取杭州、安吉、广德、徽州等地。十四年,领

  • 典农令

    官名。北齐、隋置。见“典农署”。

  • 不孝流

    刑罚名。唐律规定,闻父母丧匿不举哀,告发祖父母、父母的从犯,咒诅祖父母、父母,用迷信邪道之类手段,求祖父母、父母爱媚者,皆处流刑,称不孝流。

  • 守庙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守庙司长官,正五命,掌宗庙守卫和日常清扫。下设小守庙下大夫、小守庙上士、小守庙下士等佐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 一作其。商周国名。姜姓。在今山东莒县北。《殷虚书契前编》有“侯”,《殷虚文字甲编》有“”,即其国。西周铜器《鼎》铭文:“叔氏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