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多祚
唐人。先世为靺鞨酋长。骁勇善射。以军功为右羽林军大将军,前后掌北门宿卫二十余年。曾率军平服黑水靺鞨及室韦。万岁通天元年(696),平营州契丹松漠都督李尽忠、归诚州刺史孙万荣之乱,屡立战功。神龙元年(705)武则天病危,助张柬之等诛张易之兄弟,迎中宗复位,以功封辽阳郡王。三年,率千骑从太子李重俊攻武三思,兵败被杀。
唐人。先世为靺鞨酋长。骁勇善射。以军功为右羽林军大将军,前后掌北门宿卫二十余年。曾率军平服黑水靺鞨及室韦。万岁通天元年(696),平营州契丹松漠都督李尽忠、归诚州刺史孙万荣之乱,屡立战功。神龙元年(705)武则天病危,助张柬之等诛张易之兄弟,迎中宗复位,以功封辽阳郡王。三年,率千骑从太子李重俊攻武三思,兵败被杀。
①东汉东莱(今山东莱州)人,字子邑。善写八分书,有名于时。又改进造纸方法,所造纸质量精美,时称“左伯纸”。②见“左右伯”。
荷兰人。外交使臣。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奉荷兰国王命使华。曾觐见圣祖,请扩大贸易,被清廷准为五年通贡一次,并受圣祖之托传信俄国,速派使臣来华议定疆界,以息雅克萨争端。
?—1358元人。弘吉剌氏,后族。历任云南行省右丞、上都留守、辽阳行省平章政事。至正八年(1348),丞相太平荐为中书平章政事。太平罢相,依附脱脱。十二年,出任河南行省平章政事,镇压起义军,复南阳、汝
书名。清李蕊撰。二卷。因其卒谥资政,故名。李氏以进士入仕,官至广东粮道。是书所辑条陈、公牍、杂记等,于晚清广东一带征粮及田赋折银等事多有涉及。
书名。清周济撰。十册,六十六篇。其中本纪六篇,表五篇,列传三十六篇,国传(记十六国史迹)十一篇,汇传(相当于“类传”)七篇,另仿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撰《序目》一篇。自言此书为一生精力所聚,实亦其
东汉末在孟津置。为*八关之一。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孟州市西南。参见“孟津”。
乐曲名。亦称清商、法乐。初名清商三调,为汉魏六朝民间乐舞曲。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时,集中原旧曲及江南吴歌、荆楚西曲,总为清商乐。隋初,定为七部乐之一。辞曲有《白雪》、《公莫舞》、《吴声四时歌》、《春江花
亦作通货、通移。战国时财政术语。泛指作为当时流通手段的几种主要货币。《管子·国蓄》:“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又《轻重乙》:“黄金刀布者,民之通货也。”《轻重甲》:“今君铸钱立币,民通移。”
唐宗室。字岩梦,一作若梦。淮安王李神通之后。咸通进士。历官尚书郎、膳部员外郎。诗与许棠、张乔齐名。曾作《婢仆诗》五十首,极写婢仆生活之苦,一时京都盛传。存诗尤以反映边塞生活的为多。《全唐诗》录存三十六
1554—1612明湖广江夏(今湖北武汉)人,字美命,号明龙。万历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为皇长子讲官,出为南京国子监祭酒。万历三十年(1602)征拜詹事,复为东宫讲官,旋擢礼部右侍郎,掌翰林院,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