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
即“唐中宗”。
即“唐中宗”。
官名。省称书写文字。宋代置,招讨使、镇抚使等属官,由长官奏辟,掌书写机要文书。
明代官吏任职时的一种回避制度。洪武十三年(1380)二月,定南北更调用人,南人官北,北人官南。其后仅限学官不得官本省,不限南北。
又称班次。宋选人经过磨勘获准改官,数名编为一甲,而后按照各甲顺序,定期引见。举人应试,亦编成甲。甲复按一定顺序排列,则为“甲次”。
1129—1202金洺州(治今河北永年东南)人,字绍祖。皇统进士。明昌元年(1190),被选为陕西路提刑副使。为大理卿,升御史中丞。四年,为贺宋帝生日使。改吏部尚书。曾推荐平章政事完颜守贞,守贞以罪受
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明永乐时分步骑军为中军、左右掖、左右哨,合为五军。嘉靖时中军、哨、掖之名均罢。后改以哨为较小的编制单位,以三千一百二十人为一枝,每枝分中、左、右哨。清代亦有此称。咸丰后,陆军每百人
在今陕西安康市北。五代时属蜀金州界。《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五年(958)谋伐后蜀,以右赞善大夫李玉为判官。玉欲袭取归安,永兴节度使王彦超“以为归安道阻隘难取”,后玉果为蜀所败。
战国中期楚国墓葬。位于湖南湘乡城东北4公里的牛形山。编号为牛形山1、2号墓。1975—1976年发掘。二墓毗连,年代相近,其中2号墓年代略晚,规模较大。二墓形制大体相同,均有高大的封土堆、墓口下内缩的
篇名。清有关沿海发展潮田的建议书。系统论述了潮田的分布,潮水灌溉的原理和方法等。见于乾隆《乐亭县志》卷十三。
余(餘);?—前204战国末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人。与张耳俱称魏之名士,相为刎颈交。秦灭魏,以重金悬赏缉捕二人,乃与耳亡匿陈,为里监门。秦二世元年(前209)参加陈胜、吴广起义反秦,为校尉。与武
560—647唐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希明。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博学强记,善属文。陈后主召作赋诗,仕为尚书殿中侍郎。入隋,为东宫学士。大业中,授太常博士。坐杨玄感事,贬西海郡司户。后为薛举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