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冢纪年存真
书名。清朱右曾撰。二卷。《古本竹书纪年》大致亡于宋,朱氏据清代尚能见到的各本引文加以辑录,并一一注其所出,考其异同,以见今本之可疑,真古本之可信。书末附《周年表》,自周武王十一年伐殷,迄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灭东周,简列八百零九年间列国重要史事。是书辑文有据所引诸书文字合并芟定的,其后进行校补和辑证的主要有王国维等。
书名。清朱右曾撰。二卷。《古本竹书纪年》大致亡于宋,朱氏据清代尚能见到的各本引文加以辑录,并一一注其所出,考其异同,以见今本之可疑,真古本之可信。书末附《周年表》,自周武王十一年伐殷,迄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灭东周,简列八百零九年间列国重要史事。是书辑文有据所引诸书文字合并芟定的,其后进行校补和辑证的主要有王国维等。
即藏传佛教。
即“李建成”。
书名。北宋孙甫撰。七十五卷。甫以《旧唐书》繁冗、遗略,多失体法,乃改用编年体撰为此书。自康定元年(1040)至嘉祐元年(1056),历时十七年始成。已佚。
官名。(1)历代掌奉敕编修有关书籍的官员,又称编修官。宋始置,分设于国史院、实录院、枢密院,随事而设,无定员。金国史院亦置编修。明、清沿置,凡有编纂任务时则选任,事竣则罢。(2)翰林院官员。元代置为翰
唐末五代京兆奉天(今陕西乾县)人,字延吉。幼嗜学,性方直温润,时人目为“玉界尺”。乾符进士。昭宗时,为翰林学士承旨、御史中丞。后弃官归洛阳。入后梁,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累迁左仆射兼租庸使,致仕。末帝
三国蜀汉永昌不韦(今云南保山东北)人。吕凯子。凯死,嗣立。晋太康中,以献宝石得任永昌太守。太安元年(302)后,官至南夷校尉,掌管南中建宁、兴古、云南、永昌诸郡军政大权。
明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字云卿。由贡生官光州训导。著有《两朝宪章录》、《绳武编》。
官署名。职掌边塞事宜。汉《郃阳令曹全碑》有塞曹史。
恭亲王宅第。在北京市。原为乾隆时大学士和珅之住宅,嘉庆四年(1799)和珅被抄家,宅第入官,辗转落入恭亲王奕訢之手,故称恭王府。宅第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府邸包括“天香庭院”、“嘉乐堂”。花园则在府邸
?—前307战国时人。力士。秦武王有力,好举重,曾用他和任鄙、乌获为大官。秦武王四年(前307),与武王举鼎,武王绝膑死,获罪被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