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漕耗银米

漕耗银米

清代随漕征收之附加税。乾隆八年(1743)定各省收漕州县,除征随漕正耗米,并运军行粮月粮本折漕赠等项银米之外,别收漕耗银米,津贴运军运费、领运随帮官盘费以及留为州县帮补运米不敷脚价、修仓铺垫饭食之用。乃耗外之耗。各省多寡不一,每漕粮一石,山东、河南别征一斗五升,江苏北部别征一斗,江苏南部别征漕费钱五十二文,江西征津贴州县脚耗银三分九厘六毫、米七勺六抄、协济运军银一分三厘七毫,浙江征漕费钱八文至二十一文不等,白粮置备米袋钱五十文,湖北收漕耗米七升、漕费银七分,湖南征漕耗米六升、漕费银自五分至一钱三四分不等。凡漕费钱、贴补州县脚耗、领军随帮官盘费、州县兑漕杂费等不同名目的征收与开支,州县统归之于漕费银米或漕耗银米。参见“漕费银米”。

猜你喜欢

  • 杜乂

    东晋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字弘治。恭帝皇后父。性纯和,美姿容,有盛名于江左。王羲之称之为“神仙人”。袭封当阳侯,辟公府掾,为丹杨丞。

  • 总理各国事务亲王

    官名。清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首席大臣。咸丰十年十二月(1861.1)设。以亲王、郡王、贝勒特简。率大臣、章京处理外交事务。大事上之,小事则行。光绪二十七年(1901)废。

  • 川北道

    清代四川省五分巡道之一。驻保宁府(治今阆中县)。辖保宁、顺庆、潼川三府。参见“川西道”。

  • 李兑

    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前299),传国于少子何,是为赵惠文王。后四年,公子章(武灵王长子)不服,与其相田不礼作乱,他与公子成起四邑之兵平乱。公子章败,逃入主父(赵武灵王)所居沙丘宫,他又与

  • 京兆府路

    金皇统二年(1142)置。治京兆府(治今西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韩城市、铜川市、乾县以南,武功县、首阳山以东,镇安县、山阳县、商南县以北,以及河南灵宝、卢氏、滦川等市、县地。蒙古废。

  • 离宫

    ①皇帝正宫以外临时居住的宫室。《汉书·食货志》:“过试以离宫卒田其宫壖地。”颜师古注:“离宫,别处之宫,非天子所常居也。”②西夏宫名。景宗天授礼法延祚十年(1047),元昊夺子宁令哥之妻没ᖠ

  • 太子左右宫正

    官名。亦称东宫左、右宫正。北周置,掌辅弼太子,匡正其过失。

  • 耶律白

    即“耶律良”。

  • 天文博士

    官名。隋初于太史曹置二员,正八品。掌教习天文气象。唐因之。武则天长安四年(704)省。另置灵台郎司其职。

  • 稽察宗室御史处

    官署名。又名稽察宗人府衙门。清代都察院所属机构。掌稽察宗人府事务,每月两次注销宗人府银库钱粮册籍。雍正五年(1727)设,铸有稽察宗人府御史铜印。由十五道之宗室御史二人兼管,一人掌印,一人协理,另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