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秘书省

秘书省

官署名。晋代置,《晋书·徐广传》:“(徐广)除秘书郎,典校秘书省。”一说晋代称秘书寺,至南朝梁终改称秘书省,与尚书、中书、门下、集书并称五省。设秘书监为长官,领著作省,掌管国史的修撰及管理中外三阁图书。其官属有秘书丞、秘书郎、著作郎、著作佐郎、校书郎等。北魏又设秘书令,位在监下,还设有秘书钟律郎。时秘书省长官经常参议制度,因设有内秘书,亦称秘书省为外秘书。北齐置监、丞各一员,郎中四员,校书郎十二员,正字四员,又领著作省。隋初加置录事二员,领著作、太史二曹。大业三年(607),增置秘书少监一员,为秘书省次官,减校书郎为十员,改太史局为监。其后又改秘书监、少监为秘书令、少令。又置儒林郎十员,掌明经侍问,唯诏所使;文林郎二十员,掌撰录文史,检讨旧事。此二郎官皆炀帝即位前的直司学士,增校书郎员四十人,加置楷书郎员二十人,掌抄写御书。唐龙朔二年(662),改名兰台,改秘书监为兰台太史,少监为兰台侍郎,秘书丞为兰台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天授初,改秘书省为麟台,秘书监、少监、丞为麟台监、少监、丞,神龙元年(705)复旧。以秘书监一员为长官,少监二员为次官,置秘书丞一员,秘书郎四员,校书郎八员,正字四员,主事一员,令史四员,书令史九员,典书八员,楷书手八十员,亭长六员,掌固八员,熟纸匠、装潢匠各十员,笔匠六员。并领著作、太史二局。后国史、太史分为别曹,秘书省但主书写勘校。北宋前期,典籍图书之事皆归秘阁,秘书省仅掌常祭祀祝板,置判省事一员,以判秘阁官兼任。元丰改制后,秘书省置监、少监、丞各一员,著作郎一员,著作佐郎二员,秘书郎二员,校书郎四员,正字二员。掌古今经籍图书、国史实录、天文历数之事,并领太史局。南宋初不置,绍兴元年(1131)复置。西夏亦置。辽、金、元改称秘书监。

猜你喜欢

  • 随漕席木竹板

    清代漕项之一。随漕征收席片、楞木、松板、竹竿,以供仓廒铺垫与通气用。定例每漕粮二石无论正兑、改兑,均征长席片或方席片一领,可折征银一分或一分二厘。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及江苏部分地区每正兑米二千石,征

  • 乱柳

    地名。即今山西沁县。《资治通鉴》:五代梁开平二年(908),晋将周德威救潞州之围,闻晋王李克用病笃,退屯乱柳,即此。

  • 玄始历

    历(曆)见“元始历”。

  • 绳镖

    索系暗器。镖之形可为三棱、五棱、七棱、圆锥等制。三棱最普遍,纯钢铸成,长五至七寸,重约九两,头尖锐圆阔,其尾有环,以绳索系之,绳长约二至三丈,另备一竹管长四寸可盈握,以穿绳抵镖,左手握绳端,右手握竹管

  • 定盦年谱外纪

    书名。一名《定盦先生年谱外纪》。近人张祖廉编。二卷。补吴昌绶《龚定盦年谱》所未备。如生卒年月,龚氏生平等均有补记。

  • 实封

    ①食邑制度之一。三国魏黄初时,爵自关内侯不食邑,为虚封。唐因之,封户有虚实之别,其封国并无疆土,封户亦徒有虚名,唯加实封者,始食其所得封户之租税。玄宗开元中定制,食实封者不得私征封户租调,需向太府寺领

  • 建城县

    西汉高帝六年(前201)置建成县。治今江西高安市。属豫章郡。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封长沙定王子拾为侯于此。东汉仍为县,改“成”为“城”。唐武德五年(622)因避太子李建成讳,改为高安县。

  • 溧水县

    隋开皇十一年(591)分溧阳、丹阳二县置(《元和郡县志》)。治今江苏溧水县。属蒋州。大业初属丹阳郡。唐先后属扬州、宣州、升州。北宋属江宁府,南宋属建康府。元属建康路。元贞初升为溧水州。明初复降为县,属

  • 刘栖楚

    ?—827唐人。初为镇州小吏。宪宗时,王承宗荐于宰相李逢吉,擢右拾遗,性果敢,被逢吉用以中伤裴度等。敬宗时,曾苦谏敬宗畋猎怠政,叩头出血。累官刑部侍郎。为京兆尹,能摧抑豪强。后恃宠侮宰相韦处厚,出为桂

  • 郡宗

    官名。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置,为郡属官。《梁书·武帝纪》:“诏于州郡县置州望、郡宗、乡豪各一人,专掌搜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