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州
唐贞观八年(634,一说六年)以南扶州改名。以州界有罗窦洞为名。治信义县(今广东信宜市西南镇隆)。辖境相当今广东信宜市等县地。北宋熙宁四年(1071)并入高州。
唐贞观八年(634,一说六年)以南扶州改名。以州界有罗窦洞为名。治信义县(今广东信宜市西南镇隆)。辖境相当今广东信宜市等县地。北宋熙宁四年(1071)并入高州。
官名。五代置,宋因之。为枢密院承旨司属官,掌通书承旨司诸房公事,或出任中外武职。
见“群牧司”。
明清时知府部属对知府的尊称。
官名。田曹长官。南齐王、公、督府置,掌田曹事。梁、陈、北齐同。梁自三班至流外五班,陈自八品至九品,北齐自七品上至八品上。隋亲王府置,从七品。开皇三年(583)改司田行参军,大业三年(607)改司田行书
官署名。辽五京均设警巡院,管理民政。金诸京亦设。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在大都置警巡院,领民事及供需。至大三年(1310),改原警巡院为左、右警巡院,秩正六品,隶大都路都总管府。置达鲁花赤、警巡使
1868—1902清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字松甫。拔贡出身。初与谭嗣同、唐才常相交,日谋救国,并从事联络会党活动。后赴日本,结识孙中山,加入兴中会。光绪二十六年(1900)归国参加自立会,反对“请光绪
书名。元黄溍撰。四十三卷。初稿三卷,内诗二卷,文一卷,为作者未第时作,临川危素编次。续集四十卷,内诗三卷,文三十七卷,为登第后作,门人宋濂、王祎编次。集中行状、碑铭、墓志、世谱、家传达二十二卷之多,拜
周代祭祀仪式中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仪礼·士虞礼》郑玄注:“尸,主也。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立尸而主意焉。”尸以孙充当。祭祀前,通过占卜在众孙中择定一人为“尸”,叫“筮尸”。代表祖父受祭的
559—580即宇文赟。北周皇帝。公元578—579年在位。字乾伯。武帝长子。宣政元年(578),以皇太子嗣位。诏制决狱科罪、州举秀才等凡九条。大成元年(579),置四辅官,以大司马隋国公杨坚为大后丞
即“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