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真人
即“谭峭”。
即“谭峭”。
清雍正十一年(1733)升程乡县置。治今广东梅州市。直隶广东省。嘉庆十二年(1806)升为府。十七年仍改为直隶州。辖境相当今广东梅州、梅县、平远、蕉岭、兴宁、五华等市、县地。1912年改为梅州,旋降为
宋、金间刘豫导今山东济南市西泺水东行经章丘、邹平、博兴、广饶等市、县入海。因北临清河,故称为小清河。金皇统年间下游疏导成今道。
又称横调。北朝时租调之一。非定制。北魏文成帝、献文帝等曾屡次诏令减免或废除,但旋又恢复。至北齐时,杂调屡有增加,成为农民额外苛重负担。
①东汉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字次翁。事母至孝,乡里称为“江巨孝”。明帝永平初,举孝廉为郎,补楚太仆。章帝初,举贤良方正,官至五官中郎将。京师贵戚慕其行,多奉书致礼,皆辞谢不受。转拜谏大夫,以病
唐贞观十年(636)改南梁州置。治邵阳县(今市)。辖境相当今湖南新化县以南的资水流域(其支流夫夷水上游除外)和巫水上游。五代楚天福初改为敏州,汉复本名。北宋属荆湖南路。崇宁后分西南部另置武冈军,辖境缩
清代贵州秘密结社。系边钱会传入贵州后所用名称。
字书名。《汉书·艺文志》记为周宣王太史作,未言其名。许慎《说文解字叙》始称作者为太史籀。近人王国维以为此书实春秋、战国时秦人所作。“籀”、“读”二字古代音义并同,“籀”为诵读之意而非人名,书首句可能是
也叫冷支、离支、离枝、不令支、令疵。国名。为古山戎所建。在今河北迁安市西。《国语·齐语》:齐桓公“北伐山戎,刜令支,斩孤竹而南归。”韦昭注:“二国,山戎之与也。”《史记》作离枝。齐桓公二十二年(前66
即“印务参领”。
?—1004辽应州(今山西应县)人。保宁初,为政事舍人,知制诰,累迁翰林学士承旨。圣宗时,与室昉同修《实录》,统和九年(991)修成上进,史称《统和实录》。十年,拜参知政事。以枢密使韩德让荐,赴诸道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