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胶济铁路

胶济铁路

山东青岛至济南铁路。根据《胶澳租借条约》和《中德胶济铁路章程》,由山东胶济铁路公司(主要是德人资本)建造。工程技术人员多聘德人,器材亦购自德国。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勘路,次年兴工,三十年完成,全长394公里。张店至博山39公里支线一并完成。次年营业,赢利颇丰,以一部分报效青岛德国殖民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出兵占领青岛,攫得此路利权。后经反复交涉,至1922年华盛顿会议后,始由中国政府收回。

猜你喜欢

  • 陈埜先

    ?—1355又作陈也先。元末淮西地主武装头目,称义兵元帅。至正十五年(1355)六月,率众数万攻当涂(今属安徽)朱元璋红巾军,战败被俘,乃降。九月,阴与元南台御史大夫福寿相通,诱杀朱元璋部元帅郭天叙、

  • 南康郡

    西晋太康三年(282)以庐陵南部都尉置。治雩都县(今江西于都县东北)。属扬州。辖境相当今江西赣州地区。元康元年(291)改属江州。东晋永和五年(349)移治赣县(今赣州市)。隋开皇九年(589)废。大

  • 印江长官司

    土司名。明洪武五年(1372)改元思印江(一作思功江)等处长官司置。长官张姓,明初以从征三十六洞苗蛮功授职。弘治七年(1494)以罪废,割其地置印江县(今属贵州),只留木村诸寨由张氏以土县丞领之。

  • 官仓

    官府之仓廪。有直属中央官府及分属各地方官府之分。《隋书·食货志》:“(魏天平元年)于诸州缘河津济,皆官仓贮积,以拟漕运。”明代京师及地方均设官仓,以为寄囤。清制,京师与通州两仓,各省会及府、州、县之常

  • 卫千总

    官名。清代绿营军官。正六品。隶于漕运总督所辖各卫。掌督率运员,领运漕粮。

  • 奏抄

    唐代门下省上行公文之一,用于支度国用、授六品以下官、断流以下罪及除免官。

  • 封爵之誓

    汉高祖封赏功臣时所立的誓约,以保证功臣子孙世代享有特权。《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封爵之誓,国家欲使功臣传祚无穷也。

  • 典事

    官名。三国魏尚书诸曹置为属吏,掌庶务,七品;殿中监亦置,九品。晋代黄沙御史置,七品。南朝宋、齐有外监典事。《宋书·阮佃夫传》:“佃夫以告外监典事东阳朱幼。”《南齐书·高帝纪下》:“有司奏遣外监典事四人

  • 银澍东坝

    即广通镇。今江苏高淳县东东坝镇。为唐五堰之一。南宋德祐元年(1275),以元兵迫近临安(今浙江杭州市),遣赵淮戍银澍东坝,既而为元将阿剌哈所破,遂克广德。

  • 韶州

    隋开皇九年(589)以东衡州改置。取州北韶石为名。治曲江县(今韶关市西南,南汉移治今韶关市)。十一年废入广州。唐武德四年(621)置番州,贞观元年(627)复改为韶州。辖境相当今广东韶关、曲江、乐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