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舒翘
清陕西长安(今西安)人,字展如。同治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光绪十五年(1889)擢浙江温处道,再迁布政使。二十年擢江苏巡抚。二十三年以谙律令,被召为刑部左侍郎,次年晋尚书。命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兼管顺天府尹。极力支持溥㑺为大阿哥,取媚于慈禧太后。二十六年义和团占据涿州城,他请旨派兵镇压,继则主张“抚而用之”。八国联军陷北京,随慈禧太后逃至西安,被联军指为“祸首”之一。次年初赐令自尽。
清陕西长安(今西安)人,字展如。同治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光绪十五年(1889)擢浙江温处道,再迁布政使。二十年擢江苏巡抚。二十三年以谙律令,被召为刑部左侍郎,次年晋尚书。命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兼管顺天府尹。极力支持溥㑺为大阿哥,取媚于慈禧太后。二十六年义和团占据涿州城,他请旨派兵镇压,继则主张“抚而用之”。八国联军陷北京,随慈禧太后逃至西安,被联军指为“祸首”之一。次年初赐令自尽。
官名。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三月始设,有“督办政务大臣”、“政务大臣”及“参预政务处事宜”等名义。均为兼职,由一部分军机大臣、大学士和重要的总督充任。为清末新设机构政务处的主官,专司筹议、推行“新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八日(1907.11.13)在广州创刊。周刊。每期八十余页。卢谔生主办。公开宣传三民主义,鼓吹锄非种,驱异族;推专制,诛独夫;均地权,重共产。仅出七期,被查封。
明成化七年(1471)以江阴县马驮沙置。治今江苏靖江市。属常州府。长江至此分为二派,绕县南北。天启后潮沙壅积,县北长江渐淤为平陆。
即“熊绎”。
官名。即理匦使,唐至德元载(756)改,大历中复名理匦使。
前710—前676春秋时秦国国君。公元前677—前676年在位。名失传。秦武公之弟。继武公即位。生有三子,即长子宣公、次子成公、少子穆公。即位后迁都于雍(今陕西凤翔南)。梁伯、芮伯来朝。在位二年死。
即“札萨克图汗部”。
见“太子后卫率”。
又名南皖口。今安徽怀宁县东北山口,当皖河入长江之口。为长江沿岸军事要地。《资治通鉴》:三国吴嘉禾六年(237)诸葛恪率兵屯庐江皖口;南朝陈永定三年(559)遣镇北将军徐度将兵城南皖口,皆指此。宋置皖口
书名。元张起岩、王结、欧阳玄、成遵、谢端、苏天爵等撰。始修于元统二年(1334),成书年代不详。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