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昌县
秦置。治今山东东平县西北。西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封赵衍为侯国,景帝五年(前152)侯不害有罪,国除为县。北齐移治今东平县东,隋开皇十六年(596)又还旧治。隋末为徐圆朗起义军的根据地。五代唐改为须城县。秦属薛郡,西汉属东郡,东汉及三国魏属东平国,西晋为东平国治,东晋至隋又属东平郡,唐为郓州治。
秦置。治今山东东平县西北。西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封赵衍为侯国,景帝五年(前152)侯不害有罪,国除为县。北齐移治今东平县东,隋开皇十六年(596)又还旧治。隋末为徐圆朗起义军的根据地。五代唐改为须城县。秦属薛郡,西汉属东郡,东汉及三国魏属东平国,西晋为东平国治,东晋至隋又属东平郡,唐为郓州治。
官名。南朝梁置。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五班,拟智武将军等号。
宋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字秀实。元符进士。累迁辟雍博士。由监察御史至右正言,劾权阉童贯、内侍黄经臣怙宠弄权之罪。徽宗不悦,拂衣而起。他扯帝衣,撕落衣袖,仍极谏:“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
515—573南朝梁宗室。字智遐。武帝侄。博观经史,好属文。历黄门侍郎,累迁巴西、梓潼郡守。侯景乱梁,武陵王萧纪称帝于成都,封为秦郡王。纪率军东下,授以尚书令、益州刺史,留守成都。西魏废帝二年(553
战国时由魏国发起的诸侯会盟。时魏国“拥土千里,带甲三十六万”,魏惠王准备“以十二诸侯,朝天子以西谋秦。”秦孝公恐,遣商鞅入魏游说魏惠王,建议他除号令宋、卫、邹、鲁等小国外,北面争取燕国,西面争取秦国,
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守御千户所,属建昌卫。二十五年升军民千户所,旋升为军民卫。属四川都司。二十七年改属四川行都司。治今四川会理县。辖境同大理会川府。清雍正六年(1728)废,移会理州来治。191
南宋海州朐山(今江苏连云港西南)人,字师说。政和进士。历任教授、知县。入为国子监丞,御史台检法,大理寺丞、权户部郎官,知筠、泰、建州,除福建提举兼提刑,改转运判官。在建州(治今福建建瓯)十年,颇有惠政
即“亦不剌因”。
1576—1629明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字振南。万历末以都司援朝鲜,逗留辽东。天启元年(1621)自海道逃回,袭杀后金镇江(今辽宁丹东东北九莲城)守将,以功晋总兵官。后驻军皮岛,官至左都督。崇祯二年
明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字明之,号在虚子。上元冶城山朝天宫道士。天启六年(1626)撰《道藏目录详注》四卷。解题甚为简略。与现存《正统道藏》相较,除标题、卷数稍有不同外,亦有有目无书者。
官名。门下省属官。晋代置,九品。南朝宋、梁、陈,北魏、北齐沿置。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七品上。隋代降为流外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