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东陵

东陵

①清代皇陵。因在京城东故名。位于今河北遵化县西北70里丰召岭(又名凤召岭),康熙二年(1663)尊封昌瑞山,该陵墓群以昌瑞山为中心,陵区南北长约1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内有帝陵五座:顺治帝孝陵,康熙帝景陵,乾隆帝裕陵,咸丰帝定陵,同治帝惠陵。前四陵在昌瑞山平安峪,后一陵在昌瑞山双山峪。另有孝庄文皇后昭西陵,孝惠章皇后孝东陵,孝贞显皇后,孝钦显皇后定东陵等。康熙七年(1668),建“孝陵神功圣德碑”,雍正五年(1727),建“景陵圣德神功碑”。嘉庆四年(1799),建“裕陵圣德神功碑”。乾隆初,始称昌瑞山诸陵为“东陵”,易州永宁山诸陵为“西陵”。 ②见“福陵”(2411页)。

猜你喜欢

  • 马英图

    1898—1956近代武术家。字健勋。河北沧县人。回族。出身武术世家,幼从父马捷元习武,以勇健闻名。光绪三十年(1904),拜罗疃村八极拳家张拱辰为师,为其入室弟子。宣统二年(1910)在天津中华武士

  • 完颜石柱

    ?—1283元朝将领。女真族。完颜氏。同州管民达鲁花赤完颜拿住子。宪宗时,袭父职为征行千户,总管八都军。宪宗九年(1259),从忽必烈征合刺章,随都元帅纽璘攻马湖江。世祖中统二年(1261),授征行万

  • 北丁零

    丁零之一部。三国时,丁零除一部分西迁和南移外,在北海(今贝加尔湖)以南、匈奴以北,仍有丁零居住,史称为北丁零,而称康居以北丁零为西丁零。参见“丁零”(13页)。

  • 敦罗布旺布

    ?—1741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汗王。又作敦罗卜旺布、敦多克奥木巴。※阿玉奇汗孙,※衮扎布之子。初随父驻牧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清雍正十三年(1735),率军击败叔父车凌端多布后,于同年十月

  • 阿克梅拉

    哈尼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信仰的狗舌头卦。人们认为狗是管全寨吉凶的,常以查看狗舌头上有无缺口、缺口大小,以判断寨中人畜的吉凶。如主凶,便由“最玛”(村寨行政和宗教头人)主持敲狗祭祀。其法是在村

  • 永宁城

    古城名。位于新疆乌什旧城附近。乾隆三十年(1765,一作三十一年)建。城周468丈,高1·7丈。4门。参赞大臣、协办大臣驻札。五十二年(1787),参赞大臣、协办大臣移驻喀什噶尔(今喀什)后,办事大臣

  • 庙仓地

    清代蒙古地区喇嘛佛教寺庙的土地。也称香火地。来源主要是蒙古王公、牧民布施给寺庙的土地,或将旗公有地赠予寺庙。由寺庙札萨克喇嘛支配,交沙比纳尔或寺庙所属民户放牧或耕种,以获取收益。

  • 沃野镇

    见“六镇”(382页)。

  • 乌玛

    景颇语音译,意为“幼子种”。旧时云南德宏景颇族山官制社会中对规定由幼子继承山官的称谓。过去景颇族地区普遍实行幼子继承制,故幼子在家中的地位通常比诸子高,在山官家中,长子、次子长大后大多离家开拓新辖区,

  • 马散部落

    指旧时云南西盟佤族地区的马散大寨及由该寨迁出的人所辟的所有村寨。只是当地人的一种流行说法,非通常所指的部落。传说很久以前,永欧、阿芒、亚木等三姓最早迁到西盟西北的马散建寨,后又迁来西俄、彭克依、永格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