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儿吉思
见“吉利吉思”(683页)。
见“吉利吉思”(683页)。
唐代南诏职官名。辅佐诏主执掌国事的重臣。据《新唐书·南蛮传》:为王之下8个高官之一,职位在酋望之下,员外酋望之上,犹试官也。秉政用事,权力很大。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在甘肃天水市西关城东北后街。元至正年间(1341—1368)所建。大殿五楹、琉璃碧瓦、丹楹刻桷,堂皇壮观。明洪武七年(1374)、隆庆五年(1571)两经重修。1919年地震,殿
见“达撒”(724页)。
吐蕃大臣。羊同(今阿里香雄一带)人。姓没卢。名赞心牙。世为吐蕃贵相。宽厚沈勇,有谋略,不愿为官,但好读书,国人敬之。赞普赤祖德赞(815—838年在位)时,任鄯州(今青海乐都)节度使。唐会昌二年(84
见“铁骊”(1877页)。
十六国时期西秦将领、出连部首领。见“出连”(567页)。
藏语音译。西藏贵族家族之一。庄园在穷结地区。家族成员在清乾隆(1736—1795)中已跻身贵族行列。重要人物有顿柱彭错,光绪十四年(1888)为米本,十六年(1890)握一方兵权,二十二年(1896)
清代驿站名。内蒙古喜峰口蒙古驿道上的蒙古驿站。蒙古语意为“50户”。康熙(1662—1722)中,设立蒙古驿站,自喜峰口至札赉特置驿16站,该站驻蒙古站户50户,故名。是该驿道上蒙古站的第一站。
行政区划名。明置。元代以前称都云,五代楚时置州,元置县。明洪武十九年(1386),置安抚司。二十九年(1396)改为军民指挥使司,属四川。永乐(1403—1424)时,改隶贵州。弘治七年(1494)置
哈尼族他称。又作“卡多”。雍正《云南通志》卷24《种人》条:“卡隋,元江有之。”康熙《元江府志·彝人种类》:“卡隋……喜歌舞”。道光《元江州志》、《新平县志》、《他郎厅志》、《普洱府志》及民国《墨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