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五国部

五国部

辽朝对部分女真人的称呼。因其下有剖阿里、盆奴里、奥里米、越里笃、越里吉等五国(即五部),故名。来源于黑水靺鞨。约分布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附近的松花江下游至黑龙江下游两岸,东接大海。另说在伯力(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以下的黑龙江两岸;一说只在松花江下游附近;或说自三姓(今依兰)沿江而下至乌苏里江入黑龙江处为其分布区;今有人认为其活动范围南至牡丹江下游,北逾伯力及黑龙江更东北的地方,东到乌苏里江下游和绥芬河流域,西达黑龙江中上游之间和嫩江上游。辽圣宗时(982—1031年在位)归附辽朝,为辽镇东北境,属黄龙府都部署司。初,由其首领任“五国酋帅”,管理其民。重熙六年(1037),因越里吉部人向辽奏诉其酋帅浑敞(一作坤长)贪贿,辽改设节度使领之。向辽纳貂皮、马匹等土贡,无定期,各部也独立贡于辽。以渔猎为生,饲养马匹等家畜。金景祖乌古迺(1021—1074)时,已听命于生女真完颜部,但因对辽时叛时服,“阻绝鹰路”,常与完颜部发生战争。金初,阿骨打统一该部,按金国女真人制,编置猛安谋克组织,为金代女真的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 合川

    古县名。秦、汉时为诸羌所据。北周武帝逐诸羌,始有其地,置合川县,治所在今甘肃迭部县西。唐武德二年(619),于县置叠州,取群山重叠之义,领合川、乐川、叠川3县。旧治吐谷浑马牧城(西强城)。三年,移于交

  • 庵罗

    突厥汗国可汗。又作庵罗。阿史那氏。※佗钵可汗子。隋开皇元年(581),父临终遗言传位于其兄木杆可汗子大逻便。因大逻便母出身微贱,部内不服,而庵罗母尊,素为部众敬重。纷乱中,统领汗国东部地区的摄图声言:

  • 温迪痕氏

    金代女真姓氏之一。亦称温迪罕氏。参见“温迪痕部”(2283页)。

  • 刘信

    ?—950五代后汉宗室。西突厥别部沙陀人。后汉高祖刘知远从弟。少从军,渐至龙武小校。后晋初期,知远镇太原,为兴捷军都将,领袭州刺史、检校太保。后汉初,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检校太傅兼义成军节度使,寻移镇

  • 出旗为民

    清代八旗汉军人等放弃旗籍编入民籍(或绿营)的称谓。与满、蒙官兵出旗外任民职或析入绿营为官充兵者不同。乾隆时,主要为解决满洲旗人生计而提倡此法,先京师而后风行全国各驻防地。其规定大致如下:(1)从乾隆七

  • 下户

    古代中原地区对社会上贫民的称呼(始见《史记·张汤传》)。《三国志》记夫余、高句骊事,以之指两族社会中的奴隶(一说高句骊的下户为土地国有制下的国家依附农民)。他们有自己的个体家庭,家家自有小仓库,占有某

  • 西南彝志

    贵州彝文古籍。彝语原名《哎哺啥呃》,意为《清、浊二气的影形》。为古代彝文文史资料汇编。五十年代初从贵州省大方县陈朝光家中发现,1958年送交北京民族文化宫收藏,后由贵州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将部分译成汉文

  • 科博栾卫

    见“和卜罗卫”(1448页)。

  • 江平抗法义军

    参见“黄甫文”(2019页)。

  • 戈什哈哈番

    参见“戈什哈”(283页)。